关灯
护眼
字体:

大秦长公主(228)+番外

作者:池衣 阅读记录

为了抢先入关,刘邦急得像是火上的蚂蚁,赶忙向张良请教。

张良听完,不建议刘邦强啃洛阳,拿出地图,让他换一条路:“先绕开洛阳,走南阳进发。”

刘邦果断采纳。

南阳郡的郡守看到义军攻城,不敢盲目进攻,以防守为主,保存实力退至了宛城,憋着坏,打算伺机而动。

刘邦试着去打了一下宛城,发现不怎么打得动。

而这个时候,巨鹿战场那边又传来了消息,说项羽已经打败了秦军!

刘邦诧异得紧,毕竟他跟那些义军相处过,楚国有多少兵力,他自然是有点底数的。可那拥有数十万部将,堪称虎狼之师的秦军在项羽面前竟然这么快便输了?

虽然友军的胜利是件好事,但这也就意味着,自己若是手脚再不快些,关中的地盘就要全归项羽了!

刘邦心急如焚,就想跟绕过洛阳那次一样,也绕过宛城。但是,张良却不同意了。

张良有些无奈地道:“沛公,您先看过地图,宛城极为重要,它连接都是军事要道,秦军是不可能放弃它的。若是您绕过宛城,那么我们便会被秦军前后夹击,腹背受敌!若未能攻下宛城便强行绕路,我们不久便会身死兵败。”

刘邦心里冒出冷汗。

的确,他此前被巨鹿战场的消息刺激得昏了头。

刘邦别的本事没有,但唯独听劝,他立刻领兵包围了宛城。

围城,但要如何迅速把他们攻下呢?

刘邦犯了难,这时,张良又献一计。

“城池易守,人心难防。沛公不如改易旗帜,蒙蔽视听,让他们误以为,此时围城的并非沛公的军队。”

刘邦眼睛一亮,依言照做。

宛城先前被刘邦的军队围了许久,士兵们整日神色紧绷,本来好不容易守到刘邦撤军,他们终于能歇一口气。不料天明时,他们发现又有一波人马把他们围了起来!

事态紧急,他们赶忙禀报了南阳郡郡守。

郡守此时都傻眼了。

章邯到底干什么吃的?带着那么多的士兵出关,却还是让反秦的义军一波又一波,打到了天子脚下的宛城!

他气急败坏,却又无可奈,再这么被围下去,他可等不来秦二世的援兵,全城的人都要跟着完蛋的!

郡守思想挣扎许久,派出了一个机灵的人入夜出城前往谈判。

使者与刘邦商谈了一夜,最终与刘邦约定,只要他宽待南阳军民,并封赏南阳郡守,那么他们便自愿加入刘邦的军队。

刘邦一开始还很惊讶,“你们当真愿意背叛秦二世,投奔我?”

那位使者无奈地笑了笑,“不瞒您说,秦二世他根本不将我们当人看。早先听闻沛公您为人仁厚,会善待百姓,我家郡守这才敢投奔您,望您明日谨守承诺。”

刘邦亲自送使者远去了。

张良随后说道:“孟子有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沛公当切记,事成之后,需对百姓施以仁义,方得民心。”

刘邦当即应允。

此前,萧何便是建议他如此做的。

谈妥了协议,郡守第二日亲自打开城门迎接刘邦。刘邦也当真信守承诺,封赏南阳郡郡守,且并未劫掠百姓,只是收编了他们的军队。此举得到了当地军民的称赞。

宛城的变故传播得很快。

大家都知道刘邦仁义,不会屠城。有的郡守和士兵们不愿意为秦二世卖命,便纷纷倒戈。刘邦后来攻略城池,守城的官员甚至主动带着百姓出来投降。当然,这些百姓皆得到了善待。

刘邦从未想到自己打仗能打得这么轻松,喜出望外。

当然,他知晓自己的名声能传扬得那么快,萧何与张良都功不可没。

第81章 “刘邦,渣男实锤!”

不久之后, 刘邦的军队已经抵达了武关。

本来武关这里的士兵凭借着地势,怎么也能撑上一段时间的。但是我们也要了解一下守城的将领是谁,这位可是赵高的亲信!赵高的亲信还能有什么对大秦忠诚的美好品德吗?自然是跟赵高一路的货色。

而且,这个时候秦朝内部发生了变动。赵高杀了胡亥, 但随后又被自己扶立的秦王子婴诛杀。

赵高死后, 赵高的亲信个个都害怕子婴秋后算账。这个守将可能觉得自己卖力守城也是吃力不讨好, 根本就没有多想, 迅速将自己的财物打包了一下, 连夜逃跑了。

守将都未战而逃了,你说这仗还怎么打?

所以, 武关就被刘邦轻而易举地拿下了。

刘邦攻下武关之后, 乐得不可开交, 顿时感觉无人能敌。可是等他来到了峣关,却遭遇了秦军的抵挡。

峣关可以说是守卫咸阳的最后一道天险,地势险要,可谓是易守难攻,也是兵家的必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