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等人估计也是看他之前没有什么军功,身后并无家族依靠,这才放心让他带兵出去救援。而章邯领兵之后,却是显露出了他无与伦比的军事才能,也成为秦末时期为大秦护国的一员猛将。他曾一度将六国起义军逼至险境,若是没有项羽,他几乎就能凭一己之力终结秦末乱世,成为大秦当之无愧的功臣!】
众臣纷纷对章邯投去关注的目光,就连嬴政的视线也在他身上停留片刻。
章邯被这般夸赞,却只感觉胆战心惊。因为他已十分懂得天幕的抑扬顿挫与捧杀。
几乎……这个词语用得是相当的微妙。
【让我们先来说说章邯领兵出关后的战绩吧。当时陈胜,吴广建立的张楚势力极为强大,已经攻向了三川郡,章邯领兵破之,将张楚势力击败,陈胜吴广在逃亡的途中因军中内乱被杀。随后,他马不停蹄地带兵灭了诸侯中的魏王,齐王,并且派军追击他们的残兵,诸侯军队被打得抱头鼠窜,惊恐地向盟友求助!】
众位朝臣颇为诧异。
……少府打仗也这么猛?
【当然,枪打出头鸟。章邯如此勇猛,战绩如此惹眼,引起了起义军的高度关注。当时势力较大的项梁听闻,便带着项羽,联合刘邦,齐王等势力组成了联军,势必要给章邯一个教训!
当时,起义军气盛,加上联军势力强大,章邯与之初次交战,吃了不小的亏,他被迫停止东进的步伐,往西回撤。在追击章邯军队的过程中,有部分诸侯因为想抢地盘,便撤军了,但刘邦,项羽等人的联军紧追不舍。他们在追击的过程中,顺手把城阳县屠了,追击章邯的部队至濮阳,双方又展开了一次较量。因为有项羽在,加之敌方士气强盛,所以这次章邯还是没能打赢。无奈之下,他只能退守城池,以防御为主。濮阳附近有护城河,在占据地形优势的情况下,起义军久攻不下,拿他没辙,只能选择先打其它的地盘。
于是,他们转攻了雍丘,此战甚是顺利。李斯的长子李由在此战中战死,章邯收到求救信时,为时已晚。他想着,既然雍丘城破,战友被杀,敌军气焰必然嚣张,也许在防守方面会掉以轻心。这是个偷袭的有利时机。章邯不是个甘愿坐以待毙之人,他的脑子可以说是非常的灵活。
思索之下,他将下一步进军目标瞄准了身在定陶的楚军著名将领——项梁。
楚军在攻打秦国郡县的过程中,可是形势一片大好,项梁又在定陶痛击了秦军,士气正是高涨。雍丘城破的消息传来,项梁更是心高气傲,完全对秦军抱有轻视,已经招呼着将士们喝酒吃肉。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正是他的大意,葬送了他的性命!
在制定了一番计划后,章邯率领所有将士,趁着夜色,对定陶发起了突袭!楚军猝不及防,仓促应战,被章邯的军队大败!项梁也在此战中被杀!】
项梁看着天幕,眼神不可置信。
他居然败给了区区一个少府!
“叔父,您曾教导过籍。轻敌乃兵家大忌。”项籍有些不满地说道:“为何您自身却没能做到呢?”
臭小子,前方形势大好。他放松一下警惕怎么了?实属人之常情!
但一想到章邯这小子这么会抓时机,偏偏就攻向了定陶,他被偷袭而死,还载入了史册……项梁觉得脸皮有点躁。
他故作严肃地说道:“章邯此人过于狡诈,叔父一时不察,这才败于他手。不过,胜败本就是兵家常事,叔父年纪大了,不能保证自己每次出兵都能胜利。”
即便是强大如西楚霸王,还是有落败的一天。
唉,算了,不该助长他人气势。
“籍,你好好看着,这便是你未来的敌人。”项梁赶紧转移话题。
【因为此前项羽的名气不显,而项梁则是楚国的名将,章邯大败楚军之后,认为楚军的重要将领死亡,为数不多的楚军便会如同一盘散沙,不成气候。于是,他便放心地去继续攻打别的诸侯了。
章邯下一个瞄准的是赵王。赵军在章邯的军队面前,根本就不是对手。很快,赵军也被章邯击败,赵王携出臣子狼狈逃亡。
他们逃到了巨鹿,章邯向来对敌方将领采取的是斩首行动,便一路紧追。不过打到这个时候,秦国各地赶来支援的军队已经到了。
王离也带着二十万的大军来到了巨鹿,与章邯的军队进行了会晤。此时,章邯所持有的大军人数也在二十万左右。也就是说,聚集在巨鹿附近的秦兵,总共有四十万的兵力。对付有几万人的赵军,肯定是不成问题的。
章邯虽然靠自己的兵力就能轻易将赵军灭杀,但是别人千里迢迢赶来助阵,总得让王离捞点好处。自己独占功劳也不太像话。章邯还是懂点人情世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