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想拥有和大王一样削铁如泥的利刃,贵族世家的底蕴,不就是靠着一次次将不世出的宝物,收藏到库房里得来的吗?
甚至有人动了心思,想将十二把匕首统统收入囊中。如果炼铁坊是别人的,也许这个心思就得逞了。但炼铁坊属于新村,而新村属于公子扶苏。
想购买神兵,行啊,先来人去新村的奇物坊排队吧,多少钱不知道,什么条件能买到不知道,不愿意来啊,那肯定买不到。
于是一帮子贵族派出自家的子弟,管事是不成的,怕到时候商量价钱管事作不了主,来来去去的耽误时间。隆冬大雪天气,一群贵族子弟冒着风雪,一边骂一边无可奈何的赶去新村。
这些贵族子弟自然是有资格住进别苑的,原以为住一晚,第二天付了钱拿了东西就能走,结果去了才知道,因为人多货少,公子决定办一场竞拍来决定归属。
“竞拍,何谓竞拍。公子定个价格,我们自己商议出人选,不是皆大欢喜吗?”说话的人是赵高的幼子赵硕,一惯嚣张跋扈的很,哪怕站在扶苏的地盘上,面对扶苏派出来招待众人的韩书,也依旧是一副颐指气使的模样。
济济一堂的来人,特别是身份不够的几家,心里充满了愤慨。什么自己商议出人选,不就是以势压人吗?扶苏公子都没说过这种话,你倒是真把自己当个人物。
韩书根本不理赵硕的提议,直接说起了竞拍的规则,“大家几乎都是同一时间到达,卖给谁不卖给谁,实在难以抉择。公子便想到一个好主意,既然不好抉择那就价高者得。”
一句价高者得,就算不细听规则,大家也都明白了意思。扶苏公子这是不看身份,只看谁出得起大价钱。
身份越低的贵族,心里越高兴,比权势他们可能比不过,但比身家,可就未必了。特别是好多累世大家族,虽然不得秦王重视,但也没犯过秦王的忌讳,几代人的积累,可不是寒贫乍富能比的。
赵硕的脸一黑,价高者得,他当然是最不高兴的一个。眼睛一抬,看向其中一个李姓的中年人,“大家也都觉得可行吗?”
中年人是李斯的族人,也是李斯的心腹之一,闻言正要说话,就听到韩书接住了话头,“大家怎么想,并不重要,公子已经决定了。”
匕首是公子的,他想怎么卖就怎么卖,由不得别人说三道四。韩书是在提醒他们,这里不是任你们胡来的地方。
“也是,何时开始,大雪天的,总不可能让我们一直等下去吧。”赵硕狠狠瞪了韩书一眼,心道狐假虎威的家伙,哪天落到我的手上,让你好看。可嘴上,也只能先说服软的话。
“三日之后。”
有了三日的时间,又不知有许多听到消息的人来碰运气,来的人越多,需要出的价格就越高。赵硕的脸都黑了,等韩书一走,大骂道:“为了几个金银之物,还要不要脸面了。”
他的话无人应和,不少人尴尬的一笑,拱手告辞。心里同样在腹诽,但腹诽的对象却是赵硕,为了金银之物不要脸面,说的不正是他本人吗?咸阳城谁不知赵硕干过的事,谁都有资格说这句话,唯独赵硕没这资格。
赵苏听了韩书的回话,拍拍手道:“盯着他们,别让他们把人赶走,大冬天的,不靠他们在身上贴点膘,怎么猫冬。”
用脚趾头想也知道,赵硕会动什么样的歪脑筋,把人都赶走,只留下十二家,竞拍自然随之泡汤。
“这个自然,不过那些农具,公子不趁此机会出售吗?在下看来,哪一样价钱都不会低。”韩书恭维道。
赵苏却直接摇头,“农具不是拿来卖的,等过些时日,大王的气消了,我会将这些统统献上,让官府在各个郡县进行推广。”
直接放弃了独家垄断的利润,而且是毫不犹豫。
“公子……”韩书一时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要说公子贪财吧,确实是敛财高手。献上一把神兵,后头还跟着十二把匕首,卖个高价还不够,还要竞拍。
可说败家吧又真败家,人人都以为会卖出大价钱的豆浆和豆腐,公子几乎用最微薄的利润出售,虽然将石磨卖给贵族,但又用一文钱半个时辰的价格让平民随便使用。
而且听说大王已经将石磨的制作之法,下发各个郡县,奇物坊靠石磨圈了半个月的钱,后头便再也卖不出高价。
那些农具,光是设计就让人眼花缭乱,现在说献出来就献出来,不见半点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