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的子孙后代遗忘了信念,导致民不聊生,战争自会出现打破一切,重塑一切。那,就不是他所考虑的事情了。
公子白再次上书,要求在熊湾岛上修建王府,他一旦开头,其他的皇子也不得不跟着上书。毕竟先皇曾经说过,修建王府之后,就让他们就藩。
王府按理需由国库出钱,赵苏大笔一挥,按排行兴建王府,每五年修建一批,慢慢安排,而不是立刻将人全都赶到海外。
对于最早就藩的弟弟们,赵苏还从新村抽调了一个调研团,去考察当地的土壤和环境,帮他们最大程度的开发岛上的资源。
毕竟二十多个皇子,一股脑甩出去容易,但要是在外头经营的不好,难道他这个当大哥的,还能看着他们饿死不成。有些资源实在不好的地方,就鼓励他们发展给商船补给的优势,再加入到海路贸易中去,做中原到身毒和波斯的中转站。
公子白年纪小,可以在皇宫多呆几年,可大婚实在是拖不得了。说起这件事,赵苏就头疼,公子白这身份,愿意嫁的自然多,可他偏偏谁也看不上眼,谁也不想娶。蒙梨一开始还尽心尽力想帮他挑一个淑女,可公子白总有理由推脱,弄得蒙梨都恨不得揪住他的耳朵打他一顿解气。
“你到底想娶个什么样的?”又是老生常谈,但又不得不谈。
公子白苦着脸,“大哥,我要是遇到了想娶的人,我肯定告诉您,可现在没遇到,我也说不上来。”
赵苏无语的同时,也不想扼杀公子白关于爱情的想像。
“给你三年时间,找不到想娶的,就直接给你赐婚,不想娶就绑了你成亲。”赵苏懒得再跟他废话,直接下最后通牒。
“大哥,我想去督造我自己的王府。”这就是变着法子逃跑的意思吗。
赵苏斜视他一眼,“去吧,三年后,要么自己回来,要么我派人将你抓回来。”
公子白缩了缩脖子,阴谋失败,有气无力的应了一声,“是。”
三年后,主掌商运府的三斗送来最新的情报,根据商人传回来的消息,一支自号楚国的战士,登陆罗马帝国。被称为黑色洪流的士兵,席卷整个罗马,在收割了人命和大量的财富后,又退了回去。
总会有少量的士兵因为各种原因流落到西域,被商队发现他们竟然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原话。若不是皮肤颜色太过醒目,提醒着大家,连种族都不相同。恐怕真会有人认为,这是一群流落在外的楚人。
赵苏笑了,项羽和张良想要统治那么多的异族,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好的就是假想一个外部的敌人,带领大家不断取得胜利,才能维持他们的地位。中原这块硬骨头,他们已经失去了机会,但欧洲是另一个机会,想必他们会好好利用。
随着航海贸易的发达,不断有商人支持的各种寻宝商船出发,去探寻没人知道的小岛。趁着官方没有发现之前,强占资源。于是造就了不少一夜暴富的神话,吸引着更多的人前仆后继走上这条道路。
而愿意老实种田的百姓,农税已经降到最低,免除了无偿的徭役,更有粮庄可以提供低息的贷款。哪怕外头一夜暴富的神话传的再神乎其神,也动摇不了这些农民对土地的热情。
他们最热衷的是赚到的钱,送孩子们去读几年书。
没有读书天赋,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都可以送去工厂上班,打几年工赚点钱,回来买地盖房子。
如果有读书的天赋,那更是要好好培养,等大一些了,就去考国立书院。进了书院,就有了参加官员考核的机会。如果能考上,就等于又一个生活在底层的家庭翻身,有了改换阶层的资本。
“这才是正途,比去海上博命的稳妥。”农民很满意这样的生活。
“跟风浪博斗的时候,一次次命悬一线,才能体会到生命的意义,也更像一个男人。”喜欢冒险的人,更喜欢飘在海上的生活。
“各取所需,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大家更多的选择,更多成功的可能。”赵苏正在和韩书聊天,谈到民间的变化,感慨连连。
“原以为,一个新的,更好的世界,也许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可没想到,只要一直朝着目标前进,这一天会来的这么快。”韩书已经觉得这是最好的世界,几百上千年以来,都没有过的盛世。
赵苏对自己倾尽全力的世界,充满了感情,但他见过更好的世界,所以知道,他还需要努力,甚至一刻都不能放松。所有蛰伏下来的势力,只是因为他的存在,选择暂时收敛,但无论世家还是商人,都会在朝廷虚弱的时候,展开反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