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苏要为中原文明保留另一种可能,将这批有着冒险精神的游侠放出去,增长他们对海洋的了解,滋长他们对冒险的渴望。
最好保留这么一个传统,保留这么一批人,被探险,财富以及精彩的人生所吸引,常年游弋于海外。这一个个小小的触角,不知道哪一天就会游弋到新的大陆上,创造另一段伟大的传说。
至于这些人会不会成为另一个隐患,赵苏推演半天,也没得到结论,他只能说,这是一个尝试。也许有好的结果,也许相反,但如果不尝试,你永远不知道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
但至少,这些人都是中原文明的分支,说着一样的话,用一样的逻辑思考,信奉一样的祖先。就算是最坏的结果,他们也只是想要当上皇帝,而不会想要毁灭整个中原文明。
不过就算有传奇发生,那也是以后的事了,至少现在这些人,只想着去寻找传说中满是香料的岛屿。
两队海船从不同的地方出发,航道也有所偏差,约定一年后返航,到时才知道他们能找到什么。
杨瑞和打下南越之后,被秦皇划为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三个郡各有郡守,但驻军则与中原郡县不同,杨瑞和直接节制三个郡县的军队,等于是将三个郡的军务都抓在手里。
在历史上,秦朝打下南越分封三郡,管理是极为松散的,几乎等同于和当地的贵族共治。
但换到现在的历史时空,赵苏自然不会同意这种共治的粗糙手段。将自家书院第一批能用的人,都拉到这三个郡县去历练。赵苏的要求便是融合和认同,汉人与越人的融合,越人对中原文明的认同。
这个过程是极需要智慧和手段的,甚至某些时候,还要加上强硬的军事作为后盾。
一群只有热血没摸过实事的人,一去便是地狱般的难度,就连赵苏都有点替他们担心。但他们自己,倒是个个鸡血满满,还写了联名信交给太子殿下,表达他们对太子的感激之情。
“送他们去吃苦,还要感激我,弄得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赵苏看完联名信,让得运将信好生收起来,说不得日后还要裱起来挂到墙上。
“这些书生都出自寒门,想不吃苦就入仕途,那还不如去做梦来得快。若非得太子提拔,他们就是抢,都抢不到吃苦的机会。”得运恰到好处的拍上一句马屁,“这也是双赢吧。”
嗯,好像还真是,看样子自己的政治主张,竟是连得运都知道并且开始挂到嘴边。
“两支水军业已出发,不管熊湾岛还是远望岛,都已经做好了给他们补及的准备。”韩书进来,给太子汇报。
赵苏收下最新的消息进宫,秦皇此时正站在巨大的地图边,兴致勃勃的猜测两支水军会航行到什么地方,又能带回什么好东西,发现哪一块土地。地图上画的不算,得人到得了的地方,才是真实的版图。
见到太子进来,招手道:“你来给朕说说,照目前的速度,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到达世界的尽头。”
赵苏苦笑,“父皇,欲速则不达啊。”
“朕知道,朕知道,可是朕不想等了啊。”秦皇看着巨大的,还有无边无际标注为黑色的区域,心中泛起无边的苦涩。
他知道扶苏说的是对的,欲速则不达,可是他害怕自己没有时间了。
赵苏神色黯然,他明白秦皇是担心自己看不到,可问题是,他恐怕也看不到,甚至子婴都看不到。更何况,他没想过占据整个世界,只想给后世子孙打个样版,世界很大,好东西很多,你们人多的时候,完全可以出去看一看,不一定非要窝在这片土地上闹腾。
不愿意挪窝的人,有不挪窝的活法,愿意折腾的人,有大片的海洋可供他们折腾,可以过他们折腾的活法。多一个选择,总是好的。
秦皇见扶苏低头,也叹惜一声,“朕已经规划好了今年巡游的路线,你还是按老规矩,留守监国吧。”
赵苏心中一颤,“父皇,您今年还要出巡?”
“这是自然。”秦皇自从成为皇帝,便一直遵循着隔几年出巡一次的习惯。
赵苏接过三斗递过来的路线图,看到沙丘两个字时,几乎眼前一黑,强自忍住才站稳。
“可是儿臣正准备操办父皇的五十寿诞,要不然,晚些日子再去如何?”赵苏小心翼翼的劝说道。
秦皇有些疑惑的看着扶苏,最后还是摇头,“不必了,你准备你的,等朕回来正好看看你准备的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