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了秦皇的信任,他赵高就是一个死囚,一钱不值。
看似赵高的倒台只用了短短几日,但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赵苏已经努力了四年。不断壮大自身的发展,从不透支自己的信用,只在关键时刻发声。直接动摇了赵高最重要的一个身份,让他失去幽冥行走这个大靠山和消息渠道。
又因为新村的发展,有机会和屠睢等人结交,利用赵高卸任的空档,将屠睢推了上去。
情报组织的建立,让赵苏有了更多的选择。用与屠睢的联动,得力的配合坑死赵高,赵苏觉得可能还不够,事实果然如此。接下来便有了保生假扮绿杏之弟,引起赵高的注意。
最终,数罪并罚,赵高在秦皇的心里被判了死刑,罪无可恕。
短短时间顺理成章所完成的事情,都是因为有之前新村努力搭建的基础。否则一个光杆司令,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谁会把他的话当一回事,谁又会与他谋事,更不会有任何消息来源供他所用。
有了基础,再做事,就要容易的多。
赵苏不再关心赵高的死活和后续,而是连续深呼吸,想要将家里的气息,深深的装进身体里。
蒙梨完全不理解,“为什么要你鱼龙白服,这太危险了。”
身为帝国的长公子,要该由军队开道,前呼后拥,怎么能自己出门。就连她一个妇道人家都知道,现在匪乱猖獗。危险,实在是太危险了。
“你放心吧,暗中有两支人马保护我的安全。另外杨将军和杨义成都会和我同行,军队也会调到附近,供我调用。”
“不就是找人,让我爹派几个探子去找,你不许去。”蒙梨瘪着嘴,紧紧拽住他的衣袖,一副快要哭起来的表情。
耍无赖也好,哭也好,都是因为她不愿意公子去面对这样的危险。
“你放心吧,这么多人保护怎么可能出事。”这件事是他自己争取来的,恰到好处的出现在咸阳,秦皇大概也明白他想亲自出手。
这很合理,一个人隐身在幕后让你的兄弟陷害你,最后闹出谋反大事,虽然各种阴错阳差,扶苏没有成为受害者。但如果你是当事人,你会放过这么一个人吗?
所以秦皇并没有怀疑扶苏的动机,毕竟,身为长公子,他若一点自己的消息来源都没有,那才奇怪呢。
第171章 远游 再来一百次,我也这么选
赵苏愿意外出的原因有好几个, 最大的动机就是解决龟寿山的毕胜和丽姬,公子白的母妃就像一颗隐形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而张良绝对会利用这一点, 不管他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公子白都会受到伤害。
这一次不去, 赵苏就会失去先机,他很难再有这么一个机会外出, 更何况还有秦皇亲自下令的配合, 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机会。
其次, 赵苏想亲眼见一见刘邦和项羽,至于见过之后怎么办, 他还没有想好。
直接杀了是最不可取的办法, 好歹他们还没开始起义,更何况他们起义时秦国已经成什么样了,别说他们, 他要不是老赢家的,也得起义。
更何况, 杀了刘邦和项羽, 就没有王邦和张羽了吗?将自己可以监控的风险,化为不可知的风险, 更不可取。
再其次, 他想看看张良究竟做了些什么,这个人也是风险的源头,必须监控起来。
还有就是, 顺路看看平民百姓的生活,他好歹兢兢业业干了四五年,多多少少也要有点变化吧。
只是妻子的眼泪也得安抚, 赵苏揽过蒙梨的肩膀,让她倚到自己的身上,“有些事,是我必须得去做的,这不仅关系到我自己,还关系到我们的将来。”
蒙梨闷声道:“那岂不是更危险。”
说完又苦笑,“当日公子对我表露心迹,我还觉得心中窃喜,甚至在心中演练过如何帮你。可我现在才知道,其实只要我们一家三口在一起,平平安安,就算让我一辈子留在新村,也没关系。”
女人啊,永远是感性的。他们也永远比男人更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赵苏伸手握住蒙梨的手,日渐有左手握右手的熟悉感,却更觉可靠和安心。
当一个人从亲密的爱人,变成密不可分的亲人时,也许有人会说,这份感情变得淡了,变得可有可无。因为这样的人,无时无刻不在追求着感官的刺激,只喜欢新鲜也源自内心的贫瘠。
但对赵苏来说,归属于家人之后的感情只会更加强烈。因为这说明,他已经真正接纳这个人,让她成为自己的软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