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什么?”赵苏追问道。
“他与燕飞公子曾经的舅父一家,也有来往。”保生不确定公子愿不愿意听到燕飞公子的名字,所以有些犹豫。
赵苏“啊”了一声,吃了一惊,再想想却又觉得合情合理。李然父子本就是韩国贵族,跟韩相后人有来往,再正常不过。
张良一心想刺杀秦始皇,曾花千金买凶在博浪沙行刺,可人算不如天算,张良行事周密,却还是被秦皇逃过一劫。
被通缉之后,逃往泗水,最后成为刘邦的谋士,为建立大汉朝立下汗马功劳。
“是啊,这个一心想要复国,视秦皇为仇寇的张良,怎么可能老实呆着,只筹谋这一件事呢。”
就如同那句名言,当你看到一只蟑螂的时候,说明在你看不见的地方有一百只。张良做出历史上有名的博浪沙行刺,说明之前早已做过无数的串联和准备,团结了所有能够团结的力量。
“不能小瞧任何一个人啊。”赵苏叹了口气。
他和李斯斗,和赵高斗,不能说甘如之饴,但和这两个一手造成大秦国覆灭的人物争斗,他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简单直白一点说,在他心里,这两个人坏的程度不同,但都是坏人。
但一想到,他要和张良,刘邦甚至项羽交手,赵苏深觉彷徨。
他从不觉得他们是坏人,各人和各人的立场,站在他们的立场上,秦国于他们有灭国之恨,加上秩序崩坏,正该有英雄挺身而出,力挽狂澜。
“唉,这算怎么回事啊。”赵苏为自己悲惨的命运狠狠鞠了一把伤心泪。
第170章 默契 要达到什么程度,全看自己的表现……
赵苏去了咸阳, 并不是接公子白的时间,他先进宫给秦皇请安,然后出宫去杨瑞和家里瞧了一眼, 关心了一下杨家人。
隔日,杨家有个买菜的阿婆出门, 在菜场将一封信交给同样来买菜的家仆。这个家仆将信带回屠家,交给家主屠睢。
赵苏最后去了一趟蒙府, 然后住进青桐宫, 一呆就是好几天。
秦皇收到从特殊渠道传来的请求, 于是召见屠睢。
可能是心情愉快的原因,屠睢的伤势比之前又要好上许多, 虽然不可能再像以前一般行军打仗, 但和正常人一样步行,已经问题不大。
屠睢向秦皇行礼之后,便道:“陛下明年的出巡路线, 早已明确,臣担心有心人在途中设伏, 一直安排人手在沿途调查。”
“哦。”秦皇这一声, 已经表明了他对这件事非常关心。
“颍川和泗水有大量韩国楚国的旧臣,其中有个叫张良的人, 臣查出他曾和李然有过联系。于是顺着这条线追下去, 发现此人表面深居简出,实则一心筹谋复国,与山中匪首来往密切, 也有他与一些能人异士来往的消息。”
“很可惜,臣想先将他押入颍川郡大牢,可没想到, 还没等到出手,他已经借机溜了,根本找不到人。”
找不到人是真的,保生也只打听到之前的消息,根本不知道他现在人在何处。有可能躲在龟寿山的匪窝里,也有可能窝在哪个游侠的家里,甚至只是往荒山野林里一藏,根本无从找起。
国土面积太大,人口太少的坏处,又一次体现出来,自上往下的掌控,力度不够。
秦国的律法是很强大,没有官府开发的路引你连客栈都住不了,但问题是,人家不住客栈呢,专往荒郊野地跑,你怎么管。
“还有一件事,不知臣当不当说。”
“说。”秦皇直接道。
因为纸张的出现,屠睢便决定将幽冥行走的档案,全部录抄一遍,之前的竹简可以直接封存起来。以后要查找什么,翻纸制的书册就行,要便捷的多。
可没想到,在录入档案时,他无意中发现,幽冥行走之前便调查过张良,但不知道为什么档案里应该存在的记录被人抽掉了。
幽冥行走内部有非常严格的程序,抄录档案和执行还有管帐的人,三方互不隶属。无论哪一套流程,都需要多人签字。
所以也导致,虽然这条记录被抽掉,但相对应的人员核销报帐的单据却留下来了,这才叫屠睢找出问题。
“臣不知是否之前陛下有过旨意,并未轻举妄动。”也就是说,他没有惊动调查的人,也没有跟任何人说过这件事。
张良可能是燕飞公子谋反一案的幕后推手,也有可能正在策划明年出巡时的行刺计划。
秦皇面色不动,直接宣道:“让调查张良的人进宫。”
他要亲自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