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甘蔗种得遍地都是,有钱人就不用说了,还有专门将甘蔗榨出汁水之后冰镇了喝的。就是普通人也能偶尔吃上一段甘蔗,嚼嚼甜汁儿。
至于说红糖,也日渐普及,很多人家都会买上一包备用,孩子生病的时候冲一碗,只要说喝了药就能喝红糖水,保准再难喝的药也会端起来往下灌。
星楼的厨房自然更不会吝啬一点红糖,这不,宝珠很快就琢磨出红糖包子。
推一及万,星楼有宝珠,别人家也有自己的宝珠,只要食材充足,便会有更多的吃法被发明出来。
比如说现在有了白糖,加上盐这些调味料,果子能变出百种花样来,不管是酿酒,还是腌制果脯,酿果子露,制作果茶,相信劳动人民都不会放过。
“对了,还有一件事。”吃过饭,端上饭后水果,蒙梨指着一碟水果问他,“猜猜这是什么?”
“黄桃?”赵苏拿起嫩黄的桃子,不确定的说道。
“咦,对啊,我忘了,你怎么可能没吃过黄桃。是别苑送来的,只有一筐,水娘把他们拿出来一个个单独存放,好在你回来的快,还剩下这几只。”
绝不是蒙梨不给他留,而是黄桃的保存期非常短,通常从树上摘下来,二三天就会坏掉,而只要一个坏掉,放在一个筐的黄桃,都会跟着坏掉。
黄桃属于桃子的变种,很早就有人发现桃树中的变异情况,并且保留下了黄桃的品种。只是黄桃不好保存,保鲜的时间特别短,别说在古代,就是后世,都有很多人只吃过黄桃罐头,而没有吃过新鲜的黄桃。
而黄桃也是罐头中的异类,其他的水果制成罐头,多少都要丢失一点口感和味道,都是减分,只看减多少。但黄桃却和罐头是绝配,新鲜的果肉还有一点微酸,做成罐头后,口感竟然更上一个层次。
古代没有罐头,吃过黄桃的人更是凤毛麟角,当然,扶苏就属于凤毛麟角的那一小撮人。
细数起来,扶苏吃过的新鲜黄桃,比后世赵苏吃过的新鲜黄桃还要多。不过要是比罐头的话,那又是赵苏完胜。
黄桃树目前只在几个皇家庄园里种植,也只供皇家和赏赐给大臣所用,平常人就是捧着银子,也没地方买去。
看到黄桃,赵苏心里又痒痒了,虽然做出来的罐头没法保鲜,没有商用价值,但是可以拿来自己吃啊。
拿黄桃在手里掂了两下,“还有吗?”
蒙梨摇头,“没了,就剩下这几只能吃的。要不我让人去别苑问问,看看还有没有没摘的。”
“我去吧,顺便挖几颗树回来种一种。”赵苏叫上得运,扛上工具坐着牛车去了别苑。
别苑的林大人听下人来报信,说是公子带着人在挖黄桃树,吓得一口茶直接喷了出来。
匆匆赶到果树林,对着扶苏连连作揖,“公子,下官有失远迎恕罪,恕罪。多大的事还值得您亲自动手,让我们来,我们来。”
赶紧抢下扶苏手里的铁锹,表面笑嘻嘻,心里苦兮兮,“公子啊,是不是下官有什么事做错了,我给您赔罪还不行吗?”
“没事,我就是想到新村的果林里没有黄桃,想挖两颗回去种一种。”
“唉哟我的公子,不是我舍不得两颗黄桃树,要说起来,我就是您家里的一个庄头,东西都是您家里的,我一个庄头多什么嘴。可问题是,这黄桃都是有数的,我怎么跟少府交待啊。”
黄桃放在后世当然不算什么,但放在秦朝就真是很少见,也很珍贵的水果。别苑一共也没种活多少,每一颗都是记了帐的。结出来的桃子,林大人都只敢闻闻味,一个都不敢偷吃。
这要是直接少两颗树,想到前任刘大人的脑袋,林大人就觉得脖子凉嗖嗖的。
“我给你留张字条,你给吴道知,有什么事让他来找我。”树是自己挖的,赵苏没兴趣让别人背锅,直接留下一张字条,让林大人去交差。
林大人见达到了目的,亲自动手,帮他挖出果树,搬到牛车上。
赵苏让人将黄桃种到水土合宜的地方,小心看护。回家便对蒙梨道:“明年结了果子,给你们做糖水罐头吃。”
“船,船……”子婴骑上小木马,前头摇着,嘴里念念有词。
“错了,是爹爹,跟我念,爹爹……”
蒙梨蹲在扶苏身边,忍不住告诉他事实,“子婴是在念海船,之前带他登上去看过一回,他就记住了。后来一直跟我念,他还不知道海船已经开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