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啊,这郡山贼早跟自己打了包票,这段时间绝不下山,怎么长公子还会遇袭。会不会是长公子故意的。对啊,早不出事,晚不出事,一进三川郡就出事,说不得就是如此。
晁炀因为这一惊人的发现,激动的浑身颤抖,这一下能够逃出生天了,万幸万幸。
荒郊野外,直接搭了一个巨大的行军帐篷,三人进了帐篷见到秦皇,自然是先跪下称罪。
秦皇眼睛微眯,看向三人,也不说话,但压迫感十足,这样的场景,现场安静的落针可闻,就连自己的心跳也清晰可见。三个人额头的汗,也肉眼可见的冒出来。别说他们,就是在旁边理论上无关的人员,也紧张到掌心冒汗。
“陛下,是下官的过失,请陛下下令,下官即刻带人踏平阴山。”李由最先开口,不得不说他的胆子很大,顶着如此大的压力,不仅敢承担责任,还敢立下战书。
“哦?踏平阴山,好啊,有志气。”秦皇的声音越平静,李由的脸色越灰败。
“下官也愿带人踏平阴山。”郡尉晁炀跟着开口。
监御史也同样开口,“下官也愿意前往。”
说起来,这三个人是郡县的最高长官,并且是互不隶属的关系。郡守管政务,监御史监察郡县官员,郡尉统领当地驻军。按理郡守和监御史都是文职,但郡守李由毫不犹豫的要求带兵踏平阴山的山贼,谁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其实在中国历史的早期,文武并没有严格的局限,甚至于文武双全是一个世家弟子最基本的要求。
赵苏也在现场,他静静看着李由,翻开扶苏的记忆。记忆中,李由和扶苏还真是可以交心的朋友。
李由和他爹李斯不同,可能正是因为李斯是个伪君子,所以想将所有美好的一切都赋予儿子,想让他继承最好的东西,最后真叫他培养出一位真正的君子。
秦二世时,烽火四起,李由当时就以郡守之职带领军队对抗项羽,最后战死杀场,身死之时身上被射成刺猬,立而不倒。他的所作所为得到了对手的尊敬,项羽将其厚葬。
而李由死时,还不知道全家刚刚被赵高下令腰斩。这是一个悲情人物,也是一个被时代洪流裹挟的人物,用自己最后的坚持画下了人生的句点。
“三位现在知道要踏平阴山,早干什么去了?”赵高跳出来,恰到好处的替秦皇质问道。
李由并没有辩解,只闷声道:“下官知罪。”
晁炀就没那么容易知罪了,他统领当地驻军,剿匪很明显属于他的职责范围。李由认罪还可以说是以退为进,如果他认罪,那可就是真的认罪了。
不行,他不可以认罪,晁炀忽然发难道:“下官有话说,曾经有人见到阴山的二当家进过李郡守的府邸。”
李由猛的回头看向晁炀,“你血口喷人。”
晁炀既然开了口,当然不会就此罢手,这个锅不甩到李由身上,他寝食难安。
再说,他还指望着扶苏公子配合他,一举将李由拿下呢。只要李由顶了缸,他再带人去一趟阴山,杀一波匪徒,说不得就能全身而退,继续过他的好日子。
成败在此一举,晁炀自然不会再有什么风度,作出一脸沉痛的模样道:“若不是你仗着李相大人的威风,独揽大权,数次阻止我的行动,也不会让阴山匪患绵延至今。如今闹出这么大的事来,请恕我不能再为你隐瞒。”
第164章 下狱 你觉得自己没错吗
李由快被晁炀气乐了, 什么叫不能再为我隐瞒,三川郡谁不知道郡尉晁炀就是匪徒的保护伞。只要送了好处,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允许其为非作歹, 祸乱百姓。
这个时候竟然还想倒打一耙,将过错推到别人身上。
偏头看了一眼扶苏, 李由一下子明白了晁炀的想法,心里愈加鄙视这个卑鄙小人。
他沉声回应道:“绝无此事, 恐怕是有人做贼心虚, 才会不想着解决问题, 只想着将罪责推到别人身上吧。三川郡的驻军,都是晁郡尉的亲信, 我何德何能, 能指挥得动他们。”
要是能将你架空,我早带人灭了那帮山匪,还会等到今天捅出这么大的乱子。
长公子遇袭不是小事, 不是他们三个人,而是整个三川郡的官员都得倒下一大批。如果抱团加认错认得快再加补救得当, 说不定还能有一条生路, 象晁炀这样窝里斗,三川郡危矣。
李由很想长叹一声, 说一句竖子不足以谋。但面对秦皇, 他当然不能这么做,也不敢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