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喜同喜,满月之时,我们在广场办杀猪宴。”赵苏瞬间就定下小公子的满月礼,普天同庆他不敢说,新村同庆他还是做得到的。
“我来安排,保证安排得热热闹闹。”韩书主动请缨。
“不过,满月礼不需要回咸阳举办吗?”也有门人半是疑惑,半是提醒。
“不用,这种天气,怎么能带孩子奔波。”赵苏早就想过这个问题,寒冷的冬天带着尚未满月的婴儿坐一天的马车,想想都觉得难受,他怎么可能让儿子受这个罪呢。
“父皇那里,我会解释的。”赵苏决定过几天亲自去一趟咸阳,向秦皇解释。相信他能理解,况且长孙就在皇宫里,他也不一定非要每个孙子都在咸阳庆祝。
这么一想,有个长孙挡在前面,还是不错啊,赵苏乐呵呵的想道。
翌日,蒙梨靠在温度调的刚刚好的火炕上,旁边是挂着窗帘的玻璃窗,窗帘半开,她可以透过玻璃窗看到外头的盛开的梅花。
“公子特意找人种在这个位置的,说夫人坐月子的时候,不至于那么无聊。”丫鬟用羡慕的口吻说道。
“我竟然不知道。”蒙梨不记得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前几日的事,公子说要给夫人一个惊喜,没让我们说。”丫鬟捧了温水给蒙梨漱口,然后端上粉蒸排骨。
“这又是什么新菜。”蒙梨吃了一口,裹满了米粉颗粒的排骨,蒸到软糯入味,一股淡淡的腐乳味道,不轻不重的透进排骨,轻轻一咬骨肉分离,吃起来即痛快又方便,正是蒙梨最喜欢的口味。
“是公子一大早忙活着做出来的。”丫鬟话音刚落,赵苏就抱着孩子推门进来。
丫鬟们识趣的离开,蒙梨嗔道:“都说男人不能进产房。”
不仅不能进,还要离得远远的,说是孕妇生产时的污秽,会影响到人的运势,给人带来霉运。
“这都是胡说八道,女人孕育生命,人类才能延续下去,这个世上没有什么比生孩子更圣洁更高贵的事情。说这话的人,最好断子绝孙,那绝对不会沾染霉运。”
公子多数时候是个温和的人,但犟起来就会变得极为刻薄和毒舌。而他会犟的点,就连蒙梨都猜不着,很多时候都是大家公认的习俗或是行为,公子偏偏就看不下去。
蒙梨是不会跟他争执这些的,生了孩子之后,她的脾气倒是越来越收敛,伸手从赵苏手里接过孩子,“公子说的是,母亲他们快到了吗?”
“父皇的赏赐是昨天到的,母亲还有大嫂他们,已经派人迎出去了,快到的时候,会有人来通知,我去村口接他们。”
蒙梨一发动就有人飞奔到咸阳报信,等到生了又是一拔人去报信。这个时候还没有诞生出洗三礼一类的仪式,但满月和周岁仍是重要的日子。包括娘家人,也会在孩子出生后,过来看望,当然是指他们相距不远的情况下。
“新新的大名怎么办?”蒙梨问道。
“过几天回咸阳一趟,让父皇赐名吧。”他本来没有想到这些,整天兴致勃勃的想名字,最后被韩书提醒,小公子的名字是不是该由陛下赐下,这才悻悻放下笔。
喻氏和儿媳妇文氏带着两个孩子,一起来到新村。
文氏和两个孩子都是第一次来,虽然听家里人说了许多关于新村的奇异之处,但无论如何也无法将一个乡下别苑想像成多么繁华的地方。
等真正到了新村,马车走在平整的水泥路面,放眼望去,都是水泥做成的高大建筑,远远的能看到二层的小楼,和自己家里的一模一样。家里只有一栋,这里有几十栋,远远看着便极有气势。
五岁的蒙尔“哇”的一声,小脸几乎趴在马车的窗户上,舍不得眨眼睛。
也幸亏马车都用上了玻璃车窗,不用打开窗户忍受寒风,就能看到外头的景象。
至于星楼的三层小楼,更是震撼到了两个孩子,赵苏骑着马亲自将他们接到星楼,还是安置在旁边的二层小楼的客房里。
“小白,你身为主人,该怎么招待客人。”赵苏问他道。
公子白很是豪气的说道:“我带他们去玩滑滑梯。”
今年冬天,根本不需要公子提醒,新村的村民早早就自发将冰雕和滑滑梯做了出来。
三个孩子很快玩到一处,如果不是文氏亲自去找,根本不愿意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