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可不需要进宫面圣。
“母亲您忘了吗?大哥一早带着亲卫快马赶到咸阳,大嫂带着孩子慢慢走,怕是再晚一点才能到。家将已经出城去迎,保证把您的大孙子给平平全全带回来。”
喻氏一点也没发现是女儿是调侃她,还很认真道:“怎么光是大孙子,还有小孙子呢。”
大孙子蒙贤已经十一岁了,也是蒙家的嫡长孙,下头的小孙子蒙尔也有五岁,喻氏印象的大孙子,还是一个小小的肉墩子,小孙子更是从来没有见过。激动起来,眼泪又是唰唰的掉。
“现在就哭成这样,一会儿大嫂和侄儿进了门,您这眼睛红着肿着,也不怕吓坏了您的小孙子。”
喻氏又急急忙记叫丫鬟打水来重新梳妆,总算是将悲伤的情绪转移到了期待之上。
赵苏则是由蒙毅陪着,在书房喝茶。
“我的意思是让他留在咸阳,家里的人都在外头,我身上的差事又多,怎么也得有个亲近的人在身边忙把手。”蒙毅和赵苏讨论着蒙振的前途。
“不知道陛下会怎么安排。”首先得看秦皇是怎么想的,如果没有冲突,他们才好插手安排。
外头响起喧闹声,蒙毅和赵苏相视一笑,远归的人回家,喧闹里都透着喜气。
文氏带着两个孩子先一步到家,喻氏和贺氏站在二门迎接文氏,蒙毅和赵苏过来,文氏一看便知旁边这人是谁,赶紧让孩子们见礼。
“自家人,无须多礼。”赵苏很自然的抱起五岁大的蒙尔,在他脸蛋上摸了一把,逗他道:“坐马车好玩吗?”
没想到,蒙尔“哇”一声,哭了起来。
文氏赶紧抱过孩子,一个劲的抱歉。赵苏尴尬的摸摸鼻子,“是我不好,小孩子认生嘛。”
“以后熟了就好了。”喻氏在旁边打圆场。
十一岁的蒙贤已经象个小大人一样,斜眼看了弟弟一眼,嘀咕道:“熟了也一样,碰一碰就哭,比小娘子还娇气。”
蒙梨使劲揉着蒙贤的脑袋,“快喊姑姑,你小时候,我常抱你的,你肯定不记得了吧。”
说是姑姑,蒙梨也就比蒙贤大六岁而已,说是小时候常抱他,还得来个丫鬟在下头托着。喻氏毫不留情的揭穿女儿,笑呵呵的看着蒙梨恼羞成怒。
“好了好了,让他们几个快去安置,一会儿晚上吃洗尘宴。”老太太拉着蒙贤的手,几乎不想放开,但还是让大家放他们去休息。
“我带你们去看,二叔给你们新建的小楼。”喻氏将儿子一家安置在二层的小楼里。
蒙贤最是兴奋,蒙尔看到小楼,也停止了哽咽,眨巴眨巴带着眼泪的大眼睛,眼珠子上上下下的看,眼里充满了新奇。就像一只来到陌生环境中的小兽,带着试探和新鲜,想探索又害怕,一张小脸上,表情格外丰富。
蒙振终于从宫里回来,先到后院见过祖母和母亲还有妹妹,换了衣服,一家子吃了一顿洗尘宴。喻氏筷子几乎不停,将儿子和孙子的碗里堆得满满足的,还一个劲叫他们多吃一点。
“你们妹妹的厨娘,还去指点过御厨的,今天是她掌勺,你们一定要多吃一点。”
蒙贤吃得停不住嘴,心想咸阳果然太好了,难怪娘亲一直想回来。
蒙尔吃得嘴角都是油,喻氏就拿着帕子在旁边擦,后来干脆拿起碗来喂食。
看得蒙振是直抽抽,“娘,你别管他,让他自己吃。本来就养的跟个小娘子一样,再这么惯下去,可怎生是好。”
喻氏赶苍蝇似的挥手,“去去去,你以为你小时候,被祖父娇惯的少了。”
蒙振还能说什么呢,只能选择闭嘴。
等到家宴散去,女人们各归回院子里安歇,蒙振自然的跟上蒙毅和公子的脚步,去往书房。
家宴之上,蒙振一直很克制,此时却发起感慨,“犹记得离家时,祖母还是一头乌发身体健旺,母亲还年轻,妹妹调皮捣蛋,比男孩子还能闹腾。在九郡思及亲人,总会混淆时间,仍以为还是当初离家时的模样。今日归家再见亲人,当真是恍若隔世。”
就连蒙毅都差点眼泛泪花,用力拍了拍大侄子的肩膀,“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蒙振笑道:“侄儿一时感慨,倒叫叔父担心了,公子和小妹成婚,我这个当兄长的未能亲至。九郡苦寒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倒是寻到一样小玩意儿,给公子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