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用这样的,你,就你了。”赵苏真怕杨瑞和没死在高热上,倒是死在这些人的手里。眼睛一扫,这个长的还算清秀小哥不错,就他了。
被点到的人是杨瑞和的幼子,人生的白净但看着并不文弱,正符合赵苏的要求。
赵苏最熟知的物理降温之法,就是酒精擦身。人体的四肢腋下还有腹沟,倒上酒精就是一顿猛搓。
大概可能也许就是这样吧,赵苏有些紧张,比他更紧张的是杨家的儿子们,一个儿子搓身,其余的儿子就在旁边等着,随时准备替换。
“父亲脚背上这是个什么?”站在旁边的长子,忽然出声道。
赵苏走过来一看,杨瑞和的脚背上有一片红肿的痕迹,看上去像是被虫子咬过。
可问题是,杨瑞和在家里躺了二天,身边一直围满了人精心照顾,怎么可能让他被虫子咬。
如果是二天前的事,又怎么可能到现在还留有这么明显的痕迹。
“是打猎那天的事,我记起来了,当时父亲下马经过那片灌木丛的时候,说了一句,什么虫子这么厉害,还能隔着靴子咬人。”次子想起打猎那天发生的事,脸色顿时变了,“这么说,是虫子引起的。”
忽然高热的原因,好像就这么找到了,只不过还是没什么用。什么虫子咬了会这么厉害,根本没人知道。
赵苏也凑过去看了一眼,“拿酒精给擦擦。”
好歹消消毒,但这治标不治本,咬人之后能够致死的虫子,一般来说肯定是有毒的,那么现在对症的做法,就是要给他解毒。
板蓝根煎的水端过来,长子吹凉了,一勺勺往杨瑞和的嘴里灌。可是杨瑞和仍然没有清醒的症状,一点也没有。
赵苏的脑子飞快的转动着,什么可以解毒?板蓝根就可以解毒,但毒性也分很多种,这种生猛的毒虫,板蓝根恐怕不对症。
中草药里,还有许多可以解毒的草药,但有些本身就带有毒性,还有一些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
忽然一拍大腿,赵苏赶紧叫来杨瑞和的长子,“跟我一起进宫,向大王讨要人参救命。”
人参可以解毒的啊,他怎么把这件事给忘了。
冯知秋从辽东送回的人参,开始还有他的一份,后来王贲和蒙毅都派了人去辽东挖人参,冯知秋的那一份里就没有了扶苏的。
只不过王贲和蒙毅都没忘了赵苏,每回有参客回来,总会有他的一份。但他的人参都放在新村,没有随身携带。
其实就算他随身携带,也不会用自己的,毕竟救命大恩,欠谁的都不合适,欠秦皇的最为合适。
还有就是,无论是谁家,进献给秦皇的人参,都是最好的。
赵苏二话不说,拉着杨瑞和长子就跑。
就在赵苏拉着杨家的长子进宫的时候,杨家一直在给父亲擦身的幼子,忽然激动起来。
“起,起效果了,父亲身上好像没有那么热了。”幼子激动又害怕。激动的是这种法子起了效果,他们请来公子果然是对的,又害怕和御医开的药方子一样,不停的反复。
这一头,秦川殿里,杨瑞和的长子跪在殿前,恳求秦皇赐下人参救命。
“三斗,陪扶苏去取人参。”秦皇没有丝毫犹豫。
杨瑞和留在殿中奏对,赵苏随着三斗往库房里走。在赵苏的建议下,三斗专门收拾了一间屋子存放人参,墙壁里封存了不少的花椒,用来防虫防潮。
进门的地方,赵苏看到一只碗,里头放着一团蚕丝。三斗见公子注意到了,很是得意道:“公子不是说过保管人参最重要的就是防潮吗?所以老奴就想了这么个法子,在屋里放一团蚕丝,如果屋里潮气大,蚕丝就会变重渗水。如果一直轻盈干燥,就说明屋里的潮气并不大。”
这可真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啊,赵苏竖起大拇指,“大监是这个。”
三斗自然知道,这是公子夸人的方式,竖大拇指就代表着特别好,顶尖的意思。公子爱用的手势,爱说的话,早在咸阳流行起来,有许多人年轻人跟着学呢。
“公子谬赞。”三斗笑得皱纹都堆了起来,能被公子赞赏,实在是颇为满足虚荣心的一件事。
“父皇用人参切片泡水喝的时候,当天不要喝茶,你可一定要记得。”看到一盒人参已经被切片摆放,想来就是秦皇日常拿来饮用的。
“公子放心。”三斗心想,皇上自从连日服用人参而流鼻血后,才算相信公子所说,人参不可服用过度的话。现在是十天泡一次人参水,别说当天不饮茶,服用人参的前后二天,都不会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