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澡盆子大的龟甲吗?”不怎么怎么放得下这么多内容。
“呵呵,谄媚小人。”完了,昨日上的奏折一条也没中,这些幕僚和门客是干什么吃的。今天晚上不照着这个思路写出五百条,不许吃饭。
“可恶,我怎么没有想到。”
然而秦王是听不到各位大臣内心吐槽的,他听到的是。
“始皇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斯颇为得意的看了一眼吴府令和大奉常,他们一定知道奏折是谁上的吧,不过难得他们续了这么多,也算是有本事。
当然,这种事情肯定由吴府令和大奉常以天意占卜为凭,借此上折最好。否则他一个丞相大喇喇上书,会有谄媚之嫌,万一被人记下一笔,影响身后名就更不好了。
现在这样,是最好的,大王,不,皇上知道是谁出的主意,就够了。
然后他就看到大奉常和吴府令,冲着蒙毅的方向微笑点头,三人虽然没有说话,却用眼神交流了一个来回。
李斯顿时警惕起来,这是怎么回事?
大奉常又给出一个吉日,吉日在大军回转之后,吉日当天行皇帝加冕之礼。皇帝一词从未有过,真正一统中原的也只有眼前这一位,所以仪式也没有现成的可以照搬。
有朝臣认为可按周礼的周天子登基之礼,大奉常自然不愿,口口声声周天子如何能与始皇陛下相比,定要另立新礼。
若是皇帝加冕之礼诞生于他大奉常的手中,岂不是千古留名,这样的机遇他怎么可能让人。
这些朝臣从大奉常的激烈反应中,看出端倪。俗话说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既不是派系之争,也不是政见之争,反对之下只能得到大奉常的恨意,那又是何必。
“大奉常所言有理,从古至今从未有过皇帝,能配得上的必然是最隆重的加冕礼,还请大奉常多多费心。”
“必不辱命。”大奉常昂起高傲的头颅。
赵苏看着朝会上的一幕幕,心生感慨,这脑袋转的慢一点,心思迟钝一点,又不会看人眼色的人,绝逼活不过三天。
刚想到这里就顺着一排脑袋瓜看到了陈立,于是在心里默默加上一句,老天爷的亲儿子除外。
下了早朝,大奉常就与吴道知一块,截住了蒙毅,三个人说说笑笑走了。朝臣们都是心思剔透之人,当下一看就明白了,这封奏折的始作俑者,应该当是蒙毅。这两位出了大风头,自当承情。
李斯低头走出宫门,没人知道他心中已经翻起惊涛骇浪。回到府中,更是扫落一地茶具。
自从出了上回泄密之事,他就将府中上上下下清理一遍,篱笆墙扎的紧紧的。事实证明,也确实没有再走漏过消息。
这一次的奏折,他小心又小心,一直收在书房,没有跟任何人讨论过。
能够进出书房的只有自己的心腹管家,不,绝不可能是他,管家一家十几口都在丞相府讨生活,绝不可能背叛他。
还有谁,还有谁。一巴掌拍到桌面,等一下,有一日写奏折时,小妾红菲到书房给他送吃食,还帮他磨了墨。
是夜,丞相府从后门抬出一具尸体,对外说是一位姨太太得了急症,当天便去了。
第118章 有喜 害个喜就跟闹着玩一样
赵苏从黑奴儿口中得知, 李相府中,又是一番大肆清洗,还折了一个姨太太进去, 拎起脚卖掉的就有十几个。
“卖掉更好,总得进新人吧。”黑奴儿觉得李相是在做无用功。
赵苏只笑不说话, 李斯怎么也不可能想到这其中的曲折,有人从二千多年后回来, 按照史书记载, 专截他的胡, 一截一个准。
黑奴儿想说的不光这一件,只是另一件事, 她拿不太准, 也不知道该说不该说。
“说来听听无妨,就是错了,也不怪你。”赵苏的人手里, 没有能做情报这一行的,黑奴儿是好不容易发掘出来的一个宝贝疙瘩, 他可是看重的很。
至于说在外头找人, 今儿找了大概明儿全咸阳城的人都知道了,完全不予考虑。
“赵高手里, 有一支人马, 人数应该不多,但很神秘,而且本领高强。若不是机缘巧合, 我们大概连对方的一片衣角都摸不着。”黑奴儿手底下小猫三五只,有之前青桐宫的宫奴,有在新村挑的平民。只是没个正经人教, 都是黑奴儿靠着自己的天赋,带着大家一点点摸索。
好在赵苏从来不急,情报这种事,只是给自己留的一步闲棋,最重要是忠心,而不是短时间内就得打探出个惊天大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