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梨无奈的用胳膊肘撞他,“闹什么呢。”
赵苏好不容易搂上了,才不会放手呢,可怜兮兮的把头靠在蒙梨的肩膀上,“老婆,无关闲人都打发走了。”
蒙梨“扑哧”一笑,葱白似的手指点到他的额头上,“要是小白听到你这么说,非得大哭不可。”
赵苏偷偷摸摸在滑滑梯上揩油,他现在也是有老婆的人了,可以光明正大撒狗粮,开心到飞起。刺溜一下,人也跟着飞起来了。
中午赵苏想陪蒙梨一块涮火锅,并不想理会韩书,但韩书很自觉的拉来了韩容和韩晓生,还有韩元,还打着给公子汇报工作的旗号。
蒙梨把赖在桌上的赵苏给推了出去,“我带着小白一起吃,你赶紧去。”
赵苏去了书房,这栋主楼旁边的二层小楼统称书房,是给他待客用的。一楼的小花厅里,摆起了火锅和配菜,还有韩书特意要求的两坛果酒。
不得不说,最早一批的果酒,经历了半年的酝酿,口感醇厚风味独特,用韩书的话说,“天下第一美酒,实至名归。”
“就算你夸的再厉害,我们也不会让你多喝一口。”另外三个韩家人,早就看穿了韩书诡计,坚决不上当。
赵苏推门进来,“说得好。”
众人俱是哄笑,气氛一热烈,吃火锅的氛围也就出来了。
吃火锅最怕拘谨,就得大家争争抢抢吵吵闹闹,才够味。
第111章 澡堂子 终于不无聊了
涮过一轮羊肉, 大家都垫了点底,开始煮豆腐烫油豆皮,烫青菜叶子。特别是青菜叶子, 人人都感慨,大冬天吃青菜的事儿, 以前想都没有想过,现在说出现就出现, 就跟做梦似的。
“外头有信回来没有?”赵苏最关心的就是跑在外头的人, 这年头出门的风险太大, 水土不服都能死人,还能说啥呢。
“公子高当特使, 推广农具的事很顺利。特别是有消息传出来, 说田税要降低,为了种甘蔗开的荒地还能多免几年税。就连最难啃的地方,态度也变了。”
态度变了不是因为这些条件, 而是因为大王的态度。大秦的官员不管是哪个派系的,敢逆着大王的风向来, 早死了八百回, 也活不到现在。
赵苏拼着全力去说服秦王,为的就是公子高一行人, 能够在外头顺顺利利的将农具推广下去。
“炼铁厂的产量跟不跟得上来。”炼铁厂早就一再扩建, 现在分一二三,一共三个分厂,不然管理不过来。
至于掌事石铁火, 早就把自己兜里那点绝活,掏的干干净净。每个分厂的产量,都和自己的奖金挂钩, 谁还管这些绝活要不要保密。学不会的,他还得跟人家急,恨不得留下来手把手的教会才好。
之前藏着腋着,现在是倾囊相授,石顺民还将所有要点都记录下来,整理成册送给公子做收藏之用。
韩晓生见问到自己,接口说道:“天天加班加点,已经开始三班倒,不过工人的热情很高,民心可用。”
赵苏微笑,“该发的工钱或是奖金,一天都不准拖延。通知大食堂,按工人三班倒的时间,加一餐。”
“好勒。”韩晓生一口应下来,这方面公子时常强调,他们是万不敢拖延的。
“工人都喊着自己享福呢,哪家厂子里,不是用大灶煮着热水,豆浆,供他们随便喝。”别的地方,大冬天想喝口热水都难,多的是直接捧了雪就往嘴里灌的。像这样烧着热水,免费供应豆浆的,不是万中无一,是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那我怎么听说,有不少工人得了风寒,差点耽误工期。”韩书随口问道。
韩晓生不乐意了,“他们自己大冬天跳到河里洗澡,怪得了谁。”
“怎么回事?”赵苏隐约觉得有点问题,但又一时想不起。
“以前做工的人,哪里会天天洗澡,反正脏着脏着也就习惯了。这不是新村处处要求干净卫生嘛,工人也不好意思天天脏着,有些懒得等回家烧水的,就在河里洗。”
别的季节当然无所谓,冬天还去河里洗,那可是要了老命。一连冻出好几个风寒,才刹住这阵风。
赵苏这才明白过来,又懊恼自己真是王子当久了,忘了普通人的生活是怎么回事。工厂里灰尘大,一天下来,全身脏兮兮的,不洗干净都不好意思走在新村干净的路面上。
可是洗吧,买了独栋小楼的好说,住在公寓型的回字楼里,厨房灶台这些都是共用的。
这么些人,哪里烧得过来,有这个等的时间,人都要睡着了。在家洗了澡还得抬着浴桶出去倒水,总之没有跳下河洗澡来得痛快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