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苏砸砸嘴, “你要是喜欢,可以搬到里头来住,我不介意。”
韩书一撇嘴, 那他岂不是成了一颗菜,坚决不可以。
韩阳一路小跑着进了空荡荡的温室大棚,“公子, 豌豆,豌豆好像真的长出豆子来了。”
赵苏拍掉手上的浮土,一脸兴奋道:“走,看看去。”
豌豆可是制作凉皮的原料,夏日必备的消暑佳品,而且豌豆晒干了,能存放上五六年,实在是战略贮备级的物资。
韩阳韩书跟在后头,很快到了巴掌大小的豌豆田,赵苏是厚着脸皮把冯家所有的豌豆都给挖回来了,也不过几十株,种在花盆里还挺壮观,种在地里,真就是可怜兮兮一小块。
看到长了荚的豌豆,赵苏小心的用手捏了捏,发现果实还挺饱满,“不错不错,就是这样,让他们继续长着,等果实变成黄色的,再收下来留种。”
如果是鲜食,一般这个时候就可以采摘了,青青的豌豆十分鲜嫩而且带着一股淡淡的清甜味,拿水煮熟略放一点盐,就是极好的佳肴。
但就这么点豌豆,还不够一盘菜的,吃掉可就没有了。赵苏打算全部留种,豌豆是春秋两播的作物,马上到九月,又可以种植,来年春天便可收获。咸阳的温度,原本是不可能秋播的,但现在他有了温室大棚,这一切便不成问题。
既然看了豌豆,顺便再去看了一眼绿豆,绿豆同样是结荚,荚内长豆子的物种。只不过绿豆荚细长,而且荚内颗粒极小,农人并不清楚,到底这算成熟还是算没成熟。
“熟了,这一批可以采摘,然后马上育苗播种。”绿豆和豌豆基本上都是原产自热带的作物,这样的作物,都有一个基本的特性,就是从播种到结果的时间短,而播种的时段极为宽泛。不象北方,春播秋收一年一季,几乎就是多年来的铁律。
农人没有半个多话的,这些东西都是他们没见过的,有小道消息谣传说这些是公子从仙界偷回来的仙果,怎么种当然是公子说了算。
赵苏又吩咐农人,“或是到了秋霜下来,绿豆还没成熟,立刻使人来报我,要速速转移到温室大棚中生长。”
再去看一眼甘蔗,从百越带回来的种子倒是极多,生长过程中,有些发育不完全的,也有一些生了虫害的,都连根拔除,剩下的倒是长势极好。
“公子,甘蔗已经长的这么高大,还不算成熟吗?”韩书比划着甘蔗的高度,最高的比他还要高上一点。
赵苏心想,这算什么高大,不过现在的甘蔗都是没有经过优育的,也不能跟后世的甘蔗品种比较。看了一圈,才满意道:“还得等些日子,夏末初秋时,就差不多了。”
甘蔗也是春秋两播的作物,春播不多说,各地都差不多,秋播就有些意思了。甘蔗在温热两带都可以种植,不下雪的地方,秋收的时候,直接把甘蔗头削下来插到地里,等着明天春天收获,然后春天收割的时候同样把甘蔗头插地里就算春播。
于是春秋两季就这么循环着,完美的一年两季。
不过下雪的地方就不能这么办了,聪明的农人便想出一个主意,秋收之后,直接将选出来的种甘蔗整根埋进土里。利用土层保鲜并且保暖,等到来年春天,天气暖和便会自己出苗生长。
但是这些方法,咸阳都无法借用。温带地区就是下雪,也不过是小雪,还没落到地上,就恨不得已经化成了水。咸阳一下雪,那可是千里雪飘,万里冰封,甘蔗埋土里也没用,直接冻成石头,来年春天能出苗才是怪事。
所以,这就是温室大棚的第二个作用,帮甘蔗过冬。糖是非常重要的物资,目前新村的好几个工坊,都得依靠白糖才能生存,他必须得将甘蔗掌握在自己手中。
到时一个大棚不够,就再多建几个,赵苏用手摸了摸甘蔗杆,收成的满足感是任何金银之物都无法带来的。
远远的,有个人影往这里跑,是赵苏的家将之一,上前一拱手道:“公子,谋害您之人,已经招供,犯人文诤亲口承认与宫人勾结要谋害您的性命。”
“我知道了。”赵苏愣了一下才想起,文诤就是当日宫中不怀好意给他敬酒的人之一,和另外几个人一起被秦王所抓,陆续有人死在狱中,原来以为也就这样了。没想到,竟然有人招供。
“公子。”家将很疑惑,为何公子会这么平静。
“你下去吧,辛苦了,去找水娘,让她给你挑坛子果酒,尝个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