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烧玻璃成本已经够低了吧,别着急,还有比石头成本更低的,那就是沙子。
沙子,石灰石加上草木灰,再加上足够的高温,就能得到玻璃。
古代玻璃之所以难得,主要有两只拦路虎。
一只是温度,石英石的溶点高达一千七百多度,在赵苏没有找来煤石炼焦之前,这样的高温是不可想像的。
另一只便是吹制法,玻璃不象瓷器陶器这些,可以先做好胚子然后烧制成型。玻璃根本没办法事前做好模型,烧制之后温度又高得骇人,无法触碰,等冷却下来,也就成了型,想改变形状只能打碎。
可是这两点,对赵苏来说都没有难度。唯一有难度的,大概便是色度不纯。
但这个缺点对温室大棚来说,根本不算缺点。所以赵苏说干就干,山脚下再起一家玻璃厂,然后收集大量的沙子,石灰石和草木灰。
河沙海沙和沙漠里的沙子,主要含量都是石英,而海沙和沙漠里的沙子还会含少量的白云母和长石,属于花岗岩和砂岩风化的残留物。
新村就有河,有河就有河沙,赵苏一声令下,韩书立马组织人手开挖。另外再派人出去收集石英石,包括一些水晶矿的伴生物,统统都要。
河沙用纱布加水细细滤过,最后晒干。这活计直接让新村半大的孩子或是妇人来干,干一天结一天的工钱,不仅细心还又快又好。
草木灰加水析出杂质,煮干后,反复加水再煮,最后得到干燥的碳酸钾。
石灰石直接砸碎,磨成粉,三样物质搅拌均匀送入窑中烧制。再用焦煤提高温度,便能得到玻璃。
韩书在公子说用沙子烧玻璃时,就觉得公子可能疯了。玻璃他不知道是什么,但琉璃他知道。
琉璃是珍贵的宝石之一,只有皇室才能拥有,据说制作工序十分复杂且成功率不高,只要一个程序没有完成好,原料和工序统统作废,只能从头再来。所以数量十分稀少,价格更是高昂。
“高昂?除非他们用水晶石烧制,宝石换琉璃,那确实挺高昂的。”赵苏倒是听了韩书的提醒,从扶苏的记忆里扒了扒,关于琉璃扶苏知道的也不多,原本的扶苏崇尚节俭,对这些奢侈品并不关心。
韩书观察半响,实在拿不定主意,只能先顺着公子的意思说。打算回去找找水娘,让她仔细看看公子到底是不是失心疯。
“就算是失心疯,你不是也得陪着他疯吗?”水娘不论什么时候,腰板都挺的直直的,除了对公子和公子白,看其他人的时候,眼神都带着审视。而且长年的宫中生活,让他的一举一动,都充满了压迫感。
当然是压迫除公子之外的人物,比如说现在的韩书,就一直低着头,不敢抬起来。
“可是……”
“没什么可是,公子说可行,就是可行。如果不行,那一定是你们的问题。”水娘的回答就是最终答案,不接受辩驳。
“喏。”韩书垂头丧气的走出去,他就不该来,早该知道在水娘眼里,就算公子失心疯,那也是因为,大家都疯了,所以才会觉得身为正常人的公子疯了。
烧制玻璃的计划,按公子所说如火如荼的展开。山脚下的三家工厂,又多了一个邻居,名为玻璃厂。
新村闲置的劳动力和妇人孩子都有了活计,劳动力掏河沙,妇人孩子洗河沙晒河沙,玻璃厂里的招工几乎是倾刻间便已满员。掌事是从楚地过来的,项姬的陪房云喜。
等到窑炉搭建好,万事俱备,只欠一烧时,韩书陪着公子过来,打算亲眼见证奇迹。不管成不成功,都是奇迹。
成功固然是奇迹,不成功,公子也是第一个妄图用沙子烧制玻璃的牛人,更是奇迹。
若有人撰写妄人传,公子当列第一。
云掌事忐忑不安的将原料拌好,送入窑炉。反倒是过来看热闹的水泥坊邱掌事,充满了信心,拍拍云喜的肩膀,鼓励他,“云老弟不用担心,只要照公子吩咐,必能成功。”
“这是自然。”云喜面色尴尬的虚应着。
他自觉身份不同,比起这些人来说,他与公子的关系更加亲近,理该更相信公子。可是别人不知道送进窑炉的是什么,他是知道的,心里头七上八下,无比煎熬。
转头去看公子,还在与韩书谈笑风声,半点都不担心。也许,也许真的有奇迹吧。
但是沙子,云喜心中苦笑,无论如何,他都不敢相信沙子能烧出宝贝来。
炼制玻璃同烧制陶器不同,陶器是烧好之后,静待窑炉变冷,才能开炉取物。玻璃则是烧得差不多了,就可以打开一个窗口,用吹管搅取玻璃溶液,进行吹制,吹制的过程中,还能视定型的情况再把玻璃溶液放回炉中烧一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