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发现所有的工序时间都刚刚好吗?”吴有义也跟着说道, 时间安排的好, 没有一点浪费,那么出砖量肯定会比其他的砖窑高。
“这家的掌事, 经验老道。”胡富海总结, 一般来说一家工坊的好坏,掌事的能力能占到五成,剩下的便是匠人的技术和工人的勤奋。
赵苏听着他们讨论, 并未参与,又带他们进了水泥厂。三个商人也不在意公子的沉默,可以想像工坊这种地方, 公子最多是找来掌事负责,其他的事肯定不会多加过问。
进了水泥厂的三个人,明显比刚才激动得多了。要知道这几家工厂,平时都是谢绝外人参观的。韩书还能带人进砖厂参观,但水泥厂和炼铁厂,只有公子亲自带着,才能进去。
三个人观察的十分仔细,在发现自己根本不可能分辨出那些混和在一起的粉末是什么后,只能遗憾的摇摇头,把心思放在别处。
胡富海见公子在发笑,不好意思的解释道:“小人绝没有偷窥配方的意思。”
“我知道,只是习惯了嘛。”赵苏完全可以理解这种习惯。
胡富海正要点头,反应过来,顿时苦笑。
“我还发现一个现象,所有人都只做自己手头的上工作,不断重复,可见是有玄机。”赵乔再次和吴有义讨论起水泥厂的所见。
“的确有玄机,一个人只做自己手上的工作,不断重复的好处是,他会不断啄磨将这一件事做到极致。简单说就是熟能生巧,干得又快又好。”赵苏冷不丁插上一句。
仅从这一句,赵乔就判断出,公子对工坊的事情十分熟悉。并不像之前判断的那样,公子只是找了有经验的掌事。
“这些都是公子所教,自然是最好的。”水泥厂的邱掌事,如果用后世的话说,那就是公子的脑残唯毒死忠粉。
三个大商人一起呆住了,这些工序都是公子所教,公子连这些都懂?
邱掌事一脸得意,难得有个人来参观工厂,让他有机会拍拍公子的马屁。虽然平时拍的也多,但当着外人的面,又不一样。
赵苏抚额,知道邱掌事爱拍马屁,之前没有外人听听也就罢了,如今当着外人的面,实在有些羞耻。
无奈打断他,“邱掌事把工厂的管理制度和业绩考评制度,还有上个月的发薪记录,都找出来,给几位东家看看。”
新村的工厂或是工坊,全都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业绩考评制度,所谓管理就是将粗放经营导向集约经营。用接地气的说法,就是由广种薄收导向精耕细作。如此一来,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浪费原材料的现象,还能大大减少无效时间,增加产量。
一进一出,同样的工人和投入,产出量更大,产品本身能赚钱是一回事,周转率提高也会让钱生出更多钱来。别人算不清这里头的帐,三个大商人心里却门清,里外里,处处都是钱。
以小见大,公子在他们心中的形像,简直如同镀了一层金边,直欲闪瞎众人的眼睛。
等邱掌事捧出竹简,三个商人直接就扑了上去,再无一点矜持。等看完管理制度,直接拍案叫绝。看完业绩考核,也啧啧称奇,等看完上个月水泥厂的发薪记录后,脸色齐齐一变。
“这也太高了吧。”胡富海的声音都有些变形了,几乎每个工人都在拿到基本的工钱后,还额外拿到了奖励,算下来,比外头普通砖窑的工人,至少多拿一倍的工钱,悬殊最高的甚至达到了三倍。
而掌事,竟然还有分红,算下来比普通工坊的掌事,多出五到六倍的工钱。
赵苏看着胡富海,不由发笑。
胡富海一下子愣住了,意识到自己失态,额头汗水滚滚,双腿打颤,就要跪下请罪。
赵苏摇头,示意赵乔和吴有义将胡富海拉起来,先叹了口气,然后直视他的双眼道:“就在不久之前,山脚下的花田里,你还在问我为何你们商人要背负如此不堪的名声,处处比人低。”
而此时,在看到工厂明明比一般工坊赚钱更多的时候,却对工人的薪水过高,产生了如此大的反应。
说句好笑的话,这家工厂还是属于公子的,不用他胡富海发放一个铜子,他都如此肉疼。如果是他的,看到这样的薪水,怕是已经要杀人了吧。
胡富海的脸色精彩极了,包括赵乔和吴有义更是尴尬的不敢开口。
“我知道,你们其实是习惯了,并非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