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月只是一个未出阁的少女,满打满算不过十六岁,竟然让她去当掌事,是不是太过抬举了。
就连大月,也不敢相信,怀疑是自己听错了。
“你们听我分析,大月识字,会算帐,这个没错吧。”赵苏摊手。
水娘和大月齐齐点头,皇后利姬陪房的女儿,为了送到公子身边,自是精心调教。
事实上,在秦朝会识字会算帐,就已经属于那稀缺的百分之十,“换而言之,你已经比九成的国人,更加厉害。”
蒙殊插嘴道:“有这么夸张吗?”
赵苏解释道:“因为身份的原故,围绕在你身边的,都是这个国家最精英,受到教育最好的那一群人。不信你这回去办出借农具的差事,就知道识字的人有多稀少了。这还是咸阳,哪天你下到外地去当个县令,估计才能深刻理解这个问题。”
说完再次看到大月,“我不是一时异想天开,也不是因为你是谁的女儿,只是因为你有天赋。”
大月和小月一同进入厨房,学习的速度十分快,否则也撑不起对外营业的小食堂。他们虽然是姐妹,但在性格和天赋上有很大的差别。
像是大月,赵苏一早便发现,她的鼻子和舌头特别灵。好几种味道混和在一起,她都能闻得八/九不离十,而且尝一口就能分辨出什么用料多,什么用料少。
当赵苏告诉她,平时烧肉的调料,大都也是香料后,她还真就无师自通,将几种不同的调料磨成粉,调了个香丸挂到公子白的身上。就连水娘都夸,说这香丸的味道调的好,公子白睡觉的时候都抱着熏香球不撒手。
象香料和染料,赵苏知道的也就那么多,但这两样里头的学问可是海了去了,想要得窥门径,就需要有天赋的人,不断去探索和实验,才能得到更多的香方和技艺。
而大月的天赋是他亲眼所见,委任她当香料坊的掌事,也就不奇怪了。
大月听了便给赵苏磕头,谢公子的赏识,“奴婢愿为公子效力,只是掌事一事万万不可,大月何德何能,年纪又小,实在不敢担此大任。”
水娘听了也劝,“公子不如让大月先当个调香匠人,若是干得好,也能服众,公子再提拔她就是。若是冒然给个高位,她年纪轻轻压不住,退下来丢了公子的脸面不说,以后又该如何自处。”
赵苏一想也是这个道理,“那就先这么办着吧,我知道一个香料方子,明天你先试试调出来,练练手。”
“是。”大月这回倒是答应的极为爽快。
大月下去,水娘又开始头疼,“得让楚地再来几个人。”
身边都是宫奴,伺候人没问题,但要是协助公子管人理事,甚至是做买卖,那就不成了。好在楚地的大本营,人手还是有的,剔掉那些心思不纯的,值得信任的仍是多数。
“楚地只留必须的人手,其他人都让他们来新村吧,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就知道了。”赵苏的确需要大量的人手,不说别的,大月一调走,厨房里便又忙不过来了。
“钱娘子的两个儿媳妇,我上回看着手脚还算利索,也很干净,要不然让他们先来厨房做事。”水娘知道,公子看上去大咧咧,实则对卫生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
要是哪个下人手脸不干净,指甲盖里有泥被他看到,立刻就让他下去洗干净再来。厨房里更是如此,所有厨房里的人,勤洗手是最基本的,要是谁敢在厨房里挠头发,做些不卫生的动作,只要看到一回,立刻就打发出去,再不许进厨房一步。
厨房里的东西更不许露天存放,食材收到柜子里,放在外头的须扎紧口袋,再不济也要用竹篾做的盖子盖得严严实实。三不五时就要清理一番,堵上老鼠洞,赶走结网的蜘蛛,总之恨不得一尘不染才好。
在厨房上工的下人,四季衣服都比别处多上整整四套,还有特制的罩衣和帽子,肥皂一制出来,就专门搁了一块在厨房里,随他们使用。
所以水娘知道,能进厨房先不论手艺天赋,干净是先决条件。
而水娘因为和钱娘子的关系不错,私下走动的时候,便发现,钱娘子的两个儿媳妇将家里整理得极为干净,卫生习惯也好,至少这一点能符合公子的要求。
“他们若是自己愿意当然好,要是不愿意,也不用勉强。”赵苏点了头。
水娘心想,钱娘子宁愿在外头花钱雇个人到家里做饭带孩子,也会把两个儿媳妇送来当厨娘,不愿意是什么鬼,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