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后宫权斗:贵妃谋(264)

作者:难难 阅读记录

林素瑶接过话来,道:“杨淑妃也看重甄才人那张脸,特意送了一盒东海珍珠给甄才人碾碎了敷脸,至于冰块是宫人从冰库里取来后,再发放到各宫主子那儿,经手的人多,虽然容易鱼目混珠,可也容易被人察觉,查起来牵连甚大。如果是杨淑妃送给甄才人的珍珠出了问题……”

玉春心领神会,立即应下道:“奴婢这就去办。”

说罢出了屋子。

沈洛下旨免收大齐百姓一年赋税的圣旨一下去,就有户部好几位大臣求见沈洛,劝他能收回成命,沈洛大怒:“这免收百姓赋税乃是明君所为,朕一直没有能继承大统的子嗣,如今两位嫔妃同时怀上身孕,朕下旨免收百姓一年赋税,此乃顺应天命,你们竟然还求朕收回成命,难不成是要逼朕当一个苛政暴君吗?”

户部钟官员吓得跪下道:“臣等不敢!”

接着户部尚书解释道:“皇上心怀百姓,有为明君所为,臣等自然高兴。只是如今国库虚空,各地各处又等着用银子,若是免收一年的赋税,臣怕国库支撑不下来啊!臣恳请皇上收回免收赋税的成命,可改为只收取一半的赋税。如此也能减轻了老百姓的压力,亦能缓解各处用银所需。”

这两年来,修了河道还是年年泛洪灾,又是北地干旱,西北程闹蝗灾的,加上修建避暑行宫和皇陵,江南几处园林……所花的银子不少,沈洛也把大齐的赋税提了又提,闹得百姓名不聊生,才有这么多的银子来花费。难得他要做一回明君,居然国库空虚没银子支撑了。

他的圣旨已经昭告下去,这再让他收回成命,岂不是贻笑天下?

沈洛神色坚定的道:“免收一年赋税的旨意已经昭告天下,君无戏言,岂有收回之礼?”

“皇上三思!”户部一众大臣磕头喊道。

沈洛不耐烦的道:“朕养你们这些大臣都是吃干饭的!免收赋税的旨意不可收回,难道不会另立名目把赋税这份银子给收回来?一个个的都是饭桶!”

“这……”户部尚书为了难,苦心劝谏道:“百姓已经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得知皇上免收一年赋税定然会举国欢庆,可百姓也不是傻子,若是换个名目收银子,百姓这一喜一悲之间,难免会引起极端情绪,发生暴乱。还请皇上三思!”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那你说怎么办?”沈洛不悦的怒道。

第148章 新宠毁容

自从沈俊被送回到徐州之后,沈越没两天病就好了。这回免收赋税的事,自然第一时间传到了沈越的耳朵里。朝中对大齐忠心耿耿又对沈越忠心的户部尚书同沈越道:“皇上免收百姓的赋税自然是好事,可是国库早已空虚,正缺银子用,皇上又要巧令名目将免去的赋税从百姓身上收回来,这一举措,定会激怒百姓,就怕那些老百姓被逼急了,揭竿而起……”

好好的一个江山,被沈洛搞成了这样,沈越震怒不已,恨不能现在就将沈洛给拉下马来!

他想了一会儿道:“全国各处早已是民不聊生,此番免收赋税确有安抚百姓,让百姓得以喘息的作用,只是这空缺的银子决不能从百姓身上出。”顿了一会儿,沈越接着道:“皇兄宠信不少佞臣,朝中腐败乱纪,贪官无数,一片乌烟瘴气。地方官商勾结,欺压百姓。是该好好的肃清一下朝中的风气了。”

“王爷是何意?”户部尚书不解的问。

沈越一笑,道:“百姓那儿交上来的赋税能有多少?杀一个贪官,查封的家产少得几万两银子多则几十几百万两银子,自然可解国库空虚之急。”

户部尚书愁眉不展的脸当下露出笑意来:“臣这就立即赶去冀州向皇上提及此事。”

沈越又将一份名单交给户部尚书,道:“只查名单上的这些官员,上面已经记录下他们的所有罪名,他们都是地方官员,搜刮的民脂民膏虽然大多进了京官的口袋里,不过毕竟是外省官员,京官是能保则保,保不了则弃。若是牵连到京官,他们难免又在皇上跟前进谗言,反而会功亏一篑。另外,外省官员直接关系到老百姓,若除去他们更能振奋百姓之心。”

“臣明白。”户部尚书应下。

户部尚书火速赶回冀州行宫,将沈越的话同沈洛说了一遍,沈洛欣然答应下来,还特令户部尚书为总巡按,统领八方钦差大臣调查地方贪官,八位钦差大臣也是由户部尚书所推荐。

既不用收回成命,又能弄银子来补充国库,还能成全沈洛的明君之名,沈洛可是心情愉快。在宁建宫里看了会儿折子,他便就往甄才人的住处去了。

甄才人敷过面后,就在凉榻上躺着午睡,宫女小心的在一旁打着扇,沈洛过来时,甄才人还在睡梦中。宫女见着沈洛过来赶紧的躬身行礼:“奴婢给皇上请安。”便要去叫醒甄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