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庶女日记(302)

作者:雁紫 阅读记录

“不用,你说个大概就成。”聂其仰很自豪的一指纪浅夏:“这位纪四小姐知道吧?”

“哦,这位就是望江亭一鸣惊人的保国公纪四小姐?”师爷很惊喜。

纪浅夏客气:“过奖了。”

“哎呀,如此一来,只怕胡邵两家的旧案有望解决。”师父也面有喜色。

“你再给纪四姑娘说说。”聂其仰冲纪浅夏挑挑眼。

浅夏撑着面,很无语。

她的志向真不是当神探之类的,她就算在后宅中安安稳稳,然后嫁个可靠的良人,平安过好一生就行了。她并不想出风头也不太想出名!

俗说话枪打出头鸟呀!她实力一般般,真怕出点头就被踩回去。

商九也一头黑线:这帮公子小姐真是吃饱撑的呀!这种事,衙门的份内事,抢什么嘛?当他们捕头是吃干饭的吗?不过,好在他是京府衙门的官差,若是德山县的,一定把他们扔出去。

师爷很可能是收了邵家的钱,非常热心翻案。

于是,他就将这件案子原原本本的讲给这几位听。

第231章 诬告

邵家与胡家向来不各,因为两家地挨着,为争山地,矛盾闹的人尽皆知。

一天,胡家老大去山上看地,碰巧遇到邵某。而邵某看别无他人,就在山上拿了棍子一下打在胡大头上,把他打死了。

胡大的两个兄弟找到哥哥尸体,还在现场找到了凶器,并得知是邵某打死人,就去衙门将人告了。

而邵某在当天,确实也一个人去了自家的山地,没有目击证人,这件凶案算是落实了。

不过,丁知县不是糊涂官,他并没有马上判决,而是搁了一段时间,等适应了上任期后,才重新调阅。这下发现了疑点。

之一:为什么胡家兄弟并不是当天发现尸体报案,而是两天后?胡大失踪山地与胡家不远,不可能两天才找到尸体,这太离谱?

之二,就算两天才找到,怎么就知道一定是邵某杀人呢?虽有凶器木棍为证据,可并不一定是邵某留下的吧?当时都没有目击证人的。

因为丁知县的迟疑不判。胡家暗底里就怀疑是邵某送人钱打点官衙,很是不满。

邵家倒真是使了银子的,不过丁知县没收到,而是打点师爷捕头之类的。期望还邵某清白。

说完后,师爷看着纪浅夏,巴巴等她说点什么。

聂其仰托腮:“虽然不一定是邵某,可他的确有重大嫌疑啊。”

商九也点头:“是,没错。当天案发他上山看地了。胡大也在那天去山上了。附近没别人的话,两个起争执,失手打死人是有可能的。”

“但是没有人证?”顾令娴摆手。

纪浅夏也点头:“是的,没有人亲眼所见。所以很难断定人就一定是邵某打死的。假设一下,胡大与邵某真的起了口角争执,也闹起来了。然后邵某打了人后就扬长而去,这时倒在地上的胡大并没有死,而是爬起来骂骂咧咧的想走下山叫人,万一他又失足呢?或者又来个跟他有怨的补一棍,将棍随身带走呢?”

大伙一致点头:“这个假设也有道理。”

师爷陪笑:“那么纪四姑娘,这案子该怎么办呢?”

“开棺验尸啊!”浅夏只能想到这一茬。

有伤就验伤喽?不能家属说怎么死的官方也怎么说。

商九问:“胡大一案未结,还没入土掩埋吧?”

“还没有。只是入了棺材。不过,最近天热,怕是要入土为安等不急判决了。”师爷也很郁闷。

浅夏真诚:“我只能建议开棺验尸。”

丁知县很快就知道有贵客到访。他是真诚欢迎除了聂其仰之外的客人到访。

何况,方才的命案之所以神速完结,这一行小年轻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过,听师爷禀报后,丁知县若有所思:“开棺验尸?”

“是,大人。纪四姑娘说伤在头部,最好把死口伤口处头发剃掉仔细察查方才还原真相。这样才能做到不冤枉一个无辜者。当然也还死者一个公道。”

“有理。”丁知县疑点是有,就是对开棺还抱着一丝存疑。

人都死了一阵,还有证据找到吗?

是不是寻找目击证人比较管用?

事不宜迟,丁知县当即就点起人马赶往胡家查验。好在胡大只是入棺没有下土。

胡家不满,但也拗不过官府。

伤口很深,头部颅骨都打开了。血迹一直沾到了骨头上。丁知县看了后,突然拿了磁片在骨头上刮了下。又撬开死者嘴巴查看,还让仵作把寿衣脱下检查。

纪浅夏一行人并没有跟去,而是在县衙听消息。

察尸格拿到后,聂其仰先给浅夏看,自己又看了一遍,没看出名堂来。倒是商九若有所思:“果然疑点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