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老太太斜躺榻上,由多寿帮着捶腿。
“老太太,何故不妥?”多寿重提起方才的话题问。
老太太摇头:“若是两家亲事做准了,他倒是极稳妥可靠的人。只是他们太尉府却与七王爷走的近,不可不防。”
多寿惊:“原来如此!”
“可惜了。”纪老太太也扼叹。
多寿深以为然。若是让骆凛的人替代纪安诤安排的人盯着那边,早就把漏洞给堵上了。偏骆太尉与七殿下过从甚密,不能相信。
“老太太,奴婢还有一事不明。”多寿笑嘻嘻的又问。
纪老太太拍拍她的头,嘴角扯出个笑意:“但说无妨。”
“虽说亲上加亲稳妥可靠。只是狄府那边到底只是一个主簿正九品,配咱们家大小姐怕是……”资格不够吧?这话,多寿不好说出口。
“你懂什么。”纪老太太语气倒是多有宠溺:“这主簿虽品级低,却大有前途。任满可升任洲判,巡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盐运司知事,等等,有自己的专署办公,分管粮马,税收,户籍巡捕等事。非能干人不能胜任。”
多寿恍悟:“若是任上能干,再加上国公府与狄府的暗助,一路青云直上不是难事。”
纪老太太但笑不语。
女子嫁人,求得如意朗君固然重要,衣食无忧也是考虑的因素。纪安蕾有保国公府为后盾,但到底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还是夫家自己有本事有能耐才能平平安安一辈子。
靠娘家,多半是会失望的。何况娘家兄弟这么多,谁知道以后会是什么光景呢?夫君争气才是最稳的保障。
第144章 骆府
“老太太所言极是。”多寿真心叹服。
这才是疼爱孙女后辈的祖母。不是一味的把她们当棋子,以联姻达到巩固家族的目的。
“唉!”纪老太太神情难测的轻叹,道:“也算是补救吧?她任劳任怨这么多年,心里也苦吧?”
“她是……”多寿小心求证。
纪老太太目光放远:“她那么谨慎挑选,是不想子女步她后尘吧?”
多寿眉梢一跳:这么一听,对号入座的不是狄夫人吗?
狄夫人心里苦什么?补救什么?
“乏了,你让长福长荣过来。你也去歇歇。”
多寿笑:“奴婢就守着老太太。”
纪老太太也不言语,慢慢闭目歇息。长福长荣悄悄进来陪侍着,多寿略等了等。见老太太真的睡过去,趁着这个空档,她才出门透口气。
“哈欠哈欠……”骆凛纵马官道,莫名的打了好几个喷嚏。
招的两个跟班竹叶和阿青一左一右关切问:“公子,要不要前头打尖歇会。这么风餐露宿的往回赶,可是夜里着凉了。”
“不用。”骆凛心里喜悦。
困扰多年的烦心事解决,他此刻很想与人分享,当然不是竹叶和阿青,也不是值得信赖的魏三娘和胡老大。无来由的就想到了纪浅夏。
那个年纪小小,跳脱活泼又古灵精怪还一肚子坏水的纪府四小姐。
幼稚的对轻功感兴趣,却又有个灵敏的鼻子,还大言不惭说些惊世骇俗的话,不讨喜却一针见血。
就是不晓得她真的看得懂律书吗?她为什么对这个感兴趣呢?莫非像聂其仰一样,爱好独特?
赶在城门关闭的最后一刻进了京城,骆凛放缓马速,看看天色,到底向太尉府去了。
骆太尉有三个嫡子。长子和次子已成亲,只有骆凛还单着,亲事也没订下来。为此,骆大人夫妇很头疼。但却不敢擅做主张。
早先与相国府口头订亲,被骆凛激烈反对,甚至索性离家出走。从此后,他们就知道骆凛的亲事方面,他们是不能私自下决定的。
不过,骆凛都十八岁了,好歹如今也在太平县谋了个闲差,也算是收心了吧?
是以,这一次,骆夫人就故意给官媒透了个话,希望谋个好亲事把骆凛拴回家。
骆凛回府,先去拜见过骆太尉,与两位哥哥骆冲和骆冽也寒暄过后,再入内拜见骆老太太和骆夫人等长辈。
骆老太太对他态度泛泛,几句话后就打发去见骆夫人。
骆夫人正跟娘家嫂子还有妯娌说起骆凛的亲事,连连夸:“我最看好就是保国公家的大小姐。端庄有礼相貌又极好。年纪也相当,若是能促成,实在是了我一桩心事。”
骆二夫人却笑说:“说起好相貌,纪三小姐却是国色天香。我满打满算起,这京城未出闺阁的姑娘中,就数她是个出挑的。”
“骆三小姐倒是绝色,只是她到底是庶出……”骆夫人摇头可惜:“配阿凛……”
她娘家嫂子忽然笑了道:“凇哥儿不是还没订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