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猎女(268)

作者:白羽凤麟 阅读记录

匆忙之中,也无法去绣什么花样子,只能先做起来,林姜氏和林金花是男家人,也不能帮忙。

但何玉琴机灵,将应该给婆家做衣裳的布料,直接送给了林姜氏,这样林姜氏就可以自己做了。

给小姑子的礼,也是这么做的,这样她的担子就轻了不少。

这几天里,林燕娘在忙着做针线活儿,大房这边也同样如此。

而六月十五,林富贵和林学善一早就赶了驴车去镇上,何掌柜夫妇早在那天就凭着婚书到衙门里解释了原由,获得了可以出镇到大溪村两天的许可。

而这许可上,还得有大溪村村长的签字画押。

为了出嫁的问题,何掌柜又和村长谈好,让闺女认了干爹,让闺女做为村长家的干闺女身份,直接从村长家出嫁到林家。

镇上事务虽然不用报到云靖宁那里,但衙门里却是每一桩、每一件哪怕是些鸡毛蒜皮,也都细细记录在册。

各村里的人可以进镇采买,但都是在北征军守兵的监督下完成,而且由各村村长和耆老们担保。

镇上人家不能随便出门、不能蹿门、更不能随便出镇,防的就是怕消息走漏,怕有北漠细作混在其中串通消息,搞出事端。

哪怕是人心惶惶,也好过毫无敬畏之心。

镇上的事情,林燕娘并不清楚,但衙门里的人来村里清点户籍、登记各村人员情况一事,她却是听说过的。

她没有出过门,院门一直关着,每天也就是去自家、回新家。

村里人见她都不开院门,男人又出门做工去了,平日里也没什么相熟的人,自然也就没人过来她新家串门儿。

不过让林燕娘有些疑惑的是,听说其他村里都是家家户户清点过人数的,为何到了大溪村,只是找村长和耆老们了解情况,都没过畈这边来?

听爹打听回来的消息,说是村里就添了云三这个新户,但因是关内来的,如今又是运军粮队伍里的人,衙门里的人只负责登记,甚至没有多问。

而何玉琴姐弟的情况,也做了登记,其他各家都无变化。

在这样搜查式的清点各村情况后,村子里又恢复了安宁,转眼就是林学善成亲的日子。

和外头的紧迫相比,村子里确实是恢复了平日的生活,就连嫁娶喜事,也照样办得热热闹闹。

因何玉琴认了王村长做干爹,昨天何掌柜夫妇就住在王家,何玉琴姐弟也过去了,一家人团聚自有说不完的话。

一些家具还在打制,亲事赶得急,木匠那儿却没那么快,好在棉被铺盖都弄好了,一顶红纱喜帐则是在买布时直接买现成的。

其他首饰也还有不少,有当娘的往年积攒的、有何玉琴平时就买下的,也有几盒金头面是新买的。

就算一切都那般仓促,这陪嫁也是极风光隆重了,自也是让村里人悄悄议论不已。

当然说来说去,还是要拿初六那天林燕娘出嫁来比。

第188章 哪个更重要?

比燕娘出嫁也是当时村里的头一份儿,只不过论陪嫁,还是比不过光添箱银就有六十两的何玉琴了。

但人家夫婿却是现起新院来办喜事,家中又另给了许多聘礼,这份风光,又不是林学善家能比的。

因而,最后大家得出的结论是,林燕娘高嫁,何玉琴低嫁,得利的都是林家啊。

但这又如何?毕竟是人家的事儿,一个巴掌拍不响。

云三是林燕娘救回来的,两人又有情有意,云三才会留下来,这是美谈一桩。

林学善却是在人家铺中做工两、三年,与人家闺女怕是早有情意,如今镇上禁行,外头全是兵丁,何家害怕,这才急急将闺女嫁给村里后生,以图安稳。

虽然觉得是林学善捡了个便宜,但家有儿女的人却也是理解的,这如花似玉养到大的闺女,在那样的环境中,谁个不怕?

听说这些天里许多镇上人想搬进关内去,都被拒绝了,根本出不了镇,甚至出不了门。

而关内的人,不管是因何原因想出关的,哪怕本来就是镇上人家要回家的,也全部不准。

早在出兵的那天起,北关就戒严了,没有秦老将军手令的就算是北征军大营里的人,也是出不了关的。

所以,从何掌柜那边了解了外头情况后,林家也相信了,周家是真的搬去了关内开铺,没能回来。

林老太太也总算没有再埋怨闺女不孝了,只是家是接连两桩喜事,闺女都没有回来,她心里还是有些遗憾的。

大房里林学善娶妻,二房里并没有太早参与进去。

毕竟分了家,还有林姜氏那恶劣的人尬在中间,林宋氏便是想去帮忙,也被林燕娘拦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