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谁,鼓起了掌,随之掌声如潮,响彻夜空。
邱秋深深看了大家一眼,转身随褚辰下楼,上车。
坐在车上,邱秋环抱着明明,特别沉默。
褚辰递来一杯冲泡的甘草桔梗饮,邱秋接过来,拧开杯盖,缓缓喝了起来。
“累了吧,睡一会儿,到家了我叫你。”
“好。”邱秋轻应了声,合上杯盖,微阖了眼。
“你手旁有毯子,要是觉得冷了,打开盖上。”
“不用。”含糊地回了句,邱秋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并不踏实,脑中闪过一张张或年轻稚嫩或踌躇满志或白发苍苍面孔,他们或认真聆听或请求解惑,抑或是在不断地记录着她说过的话,讲解的知识。
到了楼下,褚辰将车停在路边,轻轻下车,走到后面拉开车门,俯身小心地将邱秋揽在怀里,抱了出来。
明明张嘴叫了声,邱秋一惊挣扎着醒了过来。
褚辰瞪了明明一眼,将人放下,扶着邱秋的腰,轻声问:“能走吗?要不要我抱?”
邱秋今天特意穿了平底鞋,走路没问题,回身关上车门,“走吧,回家。”
褚辰锁好车,扶着她朝楼洞走去。
很快步上二楼,到了家门口,不等褚辰拿钥匙开门,林秋芳先一步从里面打开了家门,“回来啦,怎么这么晚,邱秋饿不饿,要不要吃点粥,我煮了些白米粥,你和褚辰一人喝一碗吧。”
邱秋边坐下换鞋,边道:“我要半碗,放一点白绵糖。”
“给我也来半碗。”褚辰关上门,将车钥匙放在鞋柜上的草编小篮里。
“要糖吗?”
“不用。”
邱秋换好鞋,去了趟洗手间,上完厕所,洗把手,出来乖乖地坐餐桌旁喝粥。
褚辰洗洗手打开冰箱,取出瓶腐乳,拿筷子夹出一块放在碟子里,端着放在餐桌中间,在邱秋对面坐下,就着腐乳喝起了粥。
邱秋看他吃得香,跟着夹了点送进嘴里,“咸了。”
林秋芳忙道:“邱秋我给你拌盘黄瓜丝吧?”
邱秋摆摆手,“林姐你去睡吧,我们吃完,自己洗刷。”
“好。”林秋芳将剩下的粥倒给明明,把小砂锅洗干净放进橱柜,擦干净灶台,回房休息了。
吃完东西,邱秋整个人精神了,褚辰拿了碗筷去厨房,站在水池前洗刷,她跟过去,轻轻环抱住褚辰的腰,脸贴在他背上蹭了蹭。
“不困了?”
褚辰手中动作不停,声音低沉轻柔,特别好听。
第163章 留学,舅公、表叔、表……
邱秋没出声,在他背后点了点头,下巴蹭着褚辰的背,痒痒的,刺挠挠的,一直蔓延到心里。
洗干净的碗筷放进沥水篮里控水,褚辰拿抹布擦了擦手,松开她环在腰上的手,转身将人拥在怀里,大手抚过邱秋的发、她的背,最后停在腰部轻轻摩挲着。
今晚的褚辰格外沉默。
邱秋抬头,踮脚亲亲他的嘴角:“怎么了,有心事?”
褚辰放在她腰部的手一顿,轻“嗯”了声,“为了引进西方经济学理论、推进国内经济学科建设,国家在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经济系,选拔人才,以研究生或转校生的身份派往美国密歇根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纽约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学习西方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
“系里已将我的名字报上去了。”其实下午他已经拒绝了,邱秋未来几年正是最忙的时候,而昭昭、航航都太小,他舍不得,舍不得离开,舍不得将养育孩子的重担全落在邱秋肩上。
放学时,系主任不放弃,再次找到他,让他回来跟邱秋好好地聊一聊,自己也好好地想一想,毕竟事关前程。
可当他挤站在一众学生中,听邱秋在教室里讲课,看她在一众教授、名医、专家、研究人员中大放光芒,高兴的同时,亦不免有一种淡淡的失落,回城后,他已落后邱秋甚多,若还不奋起直追,会不会有一日,邱秋越走越远,而他渐渐落成一个小小的点点……
他们的感情,邱秋从来要的不是哪一方的供给,而是并肩前行,携手共进。
“你学校的课程学完了?”四年本科,按理要到1982年春才会毕业。
“选上的话,12月底走,在此之前,学校的老师会给我们补课,将剩下的课程上完,并需顺利通过毕业考。”
这种公派留学,也不是没有条件的,首先政治得过关。1977年12月首批留学生,褚辰连参加选拔的资格都没有,就是因为有海外关系政治过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