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不好买,羊倒是能弄来一只。”
“羊肉性温,补肾壮阳、暖中祛寒,我给你写几道方子,你回去让人给他做来吃,还有桂圆、红枣、生姜、芡实、薏苡仁、白扁豆……都适合寒湿体质的人食用。”邱秋说罢,拿笔在笔记本上写下当归生姜羊肉汤、黄芪羊肉煲、山药羊肉粥、苁蓉羊肉粥的做法,撕下递给老三。
老三看了看揣进兜里,嘿嘿笑道:“小五最近挣钱了,狂得没边,每周老大从学校回来,都要踩上几句,正好把方子给他,让他掏钱……”
褚辰蹙眉:“你让他小心点。”倒买倒卖票证,一个被抓,若是涉及金额过大,最少三年。
老三摆摆手:“他的事我才不管呢。”有爹爹姆妈在,哪轮到他管小五。
送走老三,邱秋看着褚辰笑。
褚辰捏了下她的鼻子:“笑什么?”
“最近各大百货商店、药店大卖特卖蜂王浆,称它为大自然的馈赠,能修复细胞,调节机能,缓解疲劳,能让人精力充沛,重享生活乐趣。你说是谁让三哥过来的?还点明要补品。”邱秋轻哼。
褚辰装傻:“有这广告?”
邱秋捏着他腰间的软肉,警告道:“蜂王浆味甘、酸,性平偏凉,滋补强壮、益肝健脾,可对于寒湿体质的你爸来说,却不是什么补品,反而会进一步损伤阳气,加重体内的寒湿。你可别自作聪明,给他买啊。”一斤60多块,买回来还不知道进谁嘴里呢。
褚辰握住她掐在腰间的手,笑着点头:“听你的。咱什么药啊保健品都不拿,就带麦乳精和点心,最多再加一只酱鸭、一兜水果。”
邱秋松开手:“中华企业公司推出20套住宅销售给侨眷。史大华问咱要不要,他可以帮忙代买,先落户在他名下,等后续普通市民也可以买卖住宅了,再过户给咱们。”
“是在徐汇区宛平南路吗?”
邱秋点头:“共有6幢楼房,每幢楼有8套住房,楼前有一个小花园。对了,史大华有给我几张照片。”邱秋取过书包,从中拿出一个信封递给褚辰。
褚辰打开,挨张看了看,二楼不错,有大大的阳台和大大的玻璃窗。
“一套房多大?”
“有68平左右的二层室和80-92平的三居室。就是因为太小了,史大华才看不上。”
“多少钱一平?”
“100元人民币。”
“只能买一套吗?”
“真买啊?”邱秋托腮道,“给侨眷的……”
褚辰倒是有不同的见解:“今年我国开始实行商品住宅全价销售的试点工作,率先实行的有广州、西安、柳州、梧州、南宁等城市。上海这边之所以先推出20套商品房卖给侨眷,是因为他们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能力。”
邱秋:“那就让史大华帮忙买套三居室?”
褚辰点头,他看中的是环境好,住的若都是侨眷的话,那就给孩子创造出了一个自小学习外语的环境。
要的是二楼带阳台的一套,92平方米,付了9200元,交了6%的契税552元。
第119章 生日、国际饭店……
褚辰嘴里说着不在意爹爹,真到了事上,还是很上心的,这不到了爹爹生日那天,一早便去锦江俱乐部西餐厅定了个双层蛋糕,随之又跑到郊区提回两只羊腿。
邱秋瞅了眼站在门口脱下雨衣,夹带着一身水汽进屋的褚辰,偏头看向窗外,进入12月后,天气变冷,日日冻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阴冷弥漫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裹挟着股湿冷直往人的骨头缝里钻。
就这天气,褚家夹心棒的老四,还不辞辛苦地骑着自行车来回奔走三个多小时,给他爹买回了冬日进补的羊腿和生日蛋糕。
放航航在地毯上玩音乐小火车,邱秋在餐桌旁坐下,单手托腮地看着地上化肥袋子里装的羊腿:“两只都拿去吗?”
“留一只咱们吃。”褚辰将手里提着的蛋糕放在斗柜上,弯腰解开袋子,提了一只出来送进厨房。
青丫看着大盆里的还冒着血水的羊腿,笑道:“怪新鲜的。”
褚辰:“刚宰杀的。”
“邱同志、邱同志,电话——”楼下电话室里的江阿姨拿了喇叭在楼下喊。
邱秋走到窗边,拉开玻璃窗朝下喊了声“来了”,回身穿好大衣,换上羊皮短靴,刚一打开房门,604的门紧跟着开了。
杨老师跟在邱秋身后走进电梯,手里拎着个醋瓶子。
“打醋啊?”邱秋笑道。
“嗯。”杨老师高冷地点点头。
到了楼下,杨老师去附近的供销社,邱秋朝电话间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