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有空我去给你们上几堂课。”
褚辰一激灵,从沉睡中醒了过来,扶着长椅的把手起身,朝手术室门口走了过去:“邱秋。”声音沙哑,鼻子有点囊。
邱秋伸手号了下脉,又让他低头,额头与之轻触了下:“有点小烧。”
“去药房拿点药。”曾教授不耐烦地打发褚辰。
邱秋朝褚辰笑笑:“去吧,我和曾教授去换衣服。”
褚辰点点头,转身下楼,去药房。
换好衣服,邱秋和曾教授去看季乐山。
季乐山心里藏着事,睡得不安稳,两人轻轻一推门,他就醒了。
曾教授拉亮屋里的电灯泡,“试药失败。”
季乐山霍的一下跳了起来,额头撞在双层床的上床板上,疼得“嗤”了声,捂着额头,急道:“人没救活?”
“救活了,”曾教授下巴朝邱秋点点,“中间血崩,邱秋用了阴阳十三针。”
邱秋摸摸鼻子,不吱声。
其实不用她出手,曾教授也可以施针止血。
他叫她进去,是想问问,神机丹对这种失血过多、又不能及时输血的病患,便是吊住了命,后继造成的身体损伤,怎么治疗?
现阶段,难道没有别的办法,改善这种情况?
结果,邱秋心急,一进去,二话不说把针给扎上了。
“那用药吊了几个小时?”
“一个多小时。不过,”曾教授哈哈笑道:“我找到了改善战场上失血过多、又不能及时输血救治的可靠方法。”
季乐山:“什么方法?”
曾教授指指邱秋:“阴阳十三针。”
季乐山一愣:“你让邱秋上战场?!!”
第82章 授课
曾教授虎目一瞪,气道:“胡说什么,我怎么可能让一个年轻的母亲上战场!”
拿到神机丹时,他就跟小卫打听了邱秋的家世,知道她是贵州山区走出来的赤脚医生,是中医药大学27名研究生中的一位,亦是两位孩子的母亲。
大女儿今年四岁,小儿子七个多月,还不会走。
这种情况,便是邱秋自个儿申请去前线,也没人会批准。
季乐山脑袋一转,略有猜测,只是不敢肯定:“那你的意思是?”
曾教授没搭理他,看着邱秋直言道:“我听小卫说,你来沪市前,用阴阳十三针,医治过一位因脊髓损伤,而瘫痪在床的军人?”
邱秋点头:“我过来时,他还没恢复,后续治疗交给了我表哥张成周。”
曾教授笑了:“那他也会阴阳十三针了?”
“嗯,除他之外,我舅公张丰羽也会。”刚来那几年,邱秋从没想过自己会有一天,将家族一代代传下来的阴阳十三针外传。
可看过广济图书室的民间献方,以及中医药大学研究生班,那一位位上课毫无保留、倾囊相授的名医,邱秋觉得有些思想、观念得改一改了。
若非她穿越而来,阴阳十三针,在时代的变迁中,已淹没于历史的长河里,鲜为人知。
深吸了口气,邱秋道:“我愿意开班授课。只不过,我有一个要求。”
曾教授肃容道:“你说。”
“我们寨子里的,现任赤脚医生韩鸿文,是我收的第一个徒弟。他虽跟我学习针灸三年,但因为我个人的认知问题,我没教他阴阳十三针,我希望他是开班报到的第一个。”
“没问题。”曾教授顿了顿,看向邱秋,试探道:“对你舅公和表哥,你有什么安排吗?”
邱秋想到什么,促狭道:“我表哥从跟我学习阴阳十三针的那天,便琢磨什么时候开班授课,把交给我的学费赚回去。”
曾教授眉一扬,对邱秋授课收费这事,有些意外,又似在情理之中,遂笑道:“收了多少?”
“一只特别绿的翡翠手镯。”
曾教授听得一怔,随之抬手轻敲了邱秋一记:“去年就敢收,你胆子真大!”
季乐山悄悄冲邱秋竖了个大拇指:好胆!
邱秋揉着额头笑了笑,没吱声。
曾教授抬腕看看表:“时间不早了,赶紧回去睡会儿。开班这事,我跟秦院长、卫生部商量一下,再跟你联系。”
邱秋站着没动:“我在广济带过一帮学生。”
曾教授立马明白了她的意思:“我们会考虑的。”
“我在中医药大学,有一帮同学;我们班有最好的书记,有最好的老师。”
曾教授听乐了:“行、行,听你的,办班这事,不能漏了你的母校,你的老师,你的同学,你的学生。”
邱秋展颜笑道:“那我回家休息了,天明还得上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