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有时候都拿这人没办法。
“谁敢欺负你啊,还不把我家的房顶给掀了。”桑宁嗔了他一眼,又同秦知砚他们说了分别的客套话。
秦知砚离开那天,桑宁和陈知县去送了他们一程。
要说这陈知县也是时运不济,眼看着今年升迁有望了,有打点的银子,也做出了政绩,偏偏遇到了国丧,他这升官之路坎坷啊。
陈县令知道秦知砚虽说还没有恢复官职,但既然是回了京,想来秦家的好日子也就来了,他不求着以后秦知砚在陛下跟前为自己美言,就想着万一呢,万一自己以后成了京官,也能有个认识的同僚啊。
梦还是要有的。
马车逐渐远行。
众人正欲转身离开,只听到马蹄声传来。
他们抬眸看去,远远就见一人挥着马鞭策马而来,马蹄声止住,来人利落地翻身下马,黑沉沉的目光中各种情愫翻涌。
他站在那里与桑宁对上视线。
恍惚间似是回到了两人的初见。
当年是她走向他,给了他两条路让他选。
现在他的面前同样是有两条路。
当初他选择跟着她走,而现在他选择了与她相反的方向。
秦知砚从怀中摸出一支亲手雕琢却一直没能送出去的簪子,他将簪子交给桑宁:“拿着此信物可以随时到秦家找我。”
桑宁看着眼前红着眼睛的青年,微微颔首。
她没有准备什么东西。
公孙烨要是再不知道他什么心思可真真蠢了,浑身冒着酸泡泡,不想桑宁给他什么,干脆自己扯下了腰间的荷包递过去。
“我们夫妻二人也没什么好送的,这点盘缠就当是我们的心意了,还请秦公子一定要手下,祝秦公子一路顺风。”
秦知砚正要拒绝,就见桑宁接过了荷包递给他。
经过了她的手,就相当于是她送自己的东西。
秦知砚收下荷包,深深望了她一眼,似是要将她的样子彻底刻在心上,“后会有期。”
桑宁颔首:“后会有期。”
年底桑宁他们去公孙家,正巧看到公孙夫妇二人在送人出城。
他们这才知晓一些事。
公孙烨的那个三叔公孙宏因之前所做的事被逐出了家门,跟着人做生意赔了个精光,后来染上了赌博,手中的那点产业败光了不说,还欠了一屁股债。
前些日子被要债的逼得没办法,跳了河,尸体打捞上来都已经不成样了。
公孙夫人骂他是活该,恶有恶报。
公孙老爷念在他是自己亲弟弟的份上,还是照拂了一下他的家人,给他们指了条活路,让他们换个地方生活,还在那地方给他们盘了两间铺子足够支撑他们过日子。
马车离开后,公孙夫人骂他就是烂好心,公孙宏当初想要夺掌家之劝,还想杀他们儿子的时候,公孙宏可没有任何心慈手软。
说着又问桑宁两人,他是不是烂好心。
公孙老爷嘀咕,那也是她同意的。
桑宁和公孙烨对视一眼,默契转移话题,一个说自己舟车劳顿饿了,一个说今个儿风大有什么话都回去说,这才把他们的话都堵进肚子里。
……
三年一晃而过。
桑宁为朝廷提供了高产的农作物,去年南方水患,她还捐纳了不少钱财,如今的她可是圣上钦点的皇商,宫里那些丝绸都由她谢氏的制造厂提供。
桑宁曾在陈县令面前夸下海口,让桐县人人吃得饱饭,穿得起新衣。在陈县令的带领下他们桐县人一定能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如今做到了。
桐县人口倍增,经济繁荣,县城阔修,如今的桐县不该再称之为县城,而是成为地地道道的府城。
陈县令迎来了升迁,前往京城任职,他们桐州迎来了新的知府大人。
人是上午到的,下午桑宁便收到了请柬,知府大人设宴邀请她前去参加。
她将请柬放下,让丫头翠屏给她找身衣裳。
小茹前年嫁了人,嫁给了他所开的布庄里的一位算账先生,那先生秀才出身,为人仁厚老实,对小茹也是言听计从,婚后生活颇为美满。
一边正教着奶娃娃识字的公孙烨抬眸看过去,撇了撇嘴说道:“去出席宴会没问题,可别再带一身脂粉味回来。”
也就是上次和人谈生意,多喝了两杯酒,一个唱曲儿的姑娘扶了她一把,在她身上蹭到了胭脂水粉,这人时不时拿出来说上一遍。
公孙烨倒是不想说,但外面觊觎她的人太多。
外面知道她娶的相公,男女都往她身上扑,防不胜防。
还好两人感情坚定。
桑宁走过去,捂住奶娃娃的眼睛,俯身在他唇角落下一吻:“保证离那些姑娘小少爷三尺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