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源氏物语的女官生活(98)

作者:春秋知我 阅读记录

“人情往来罢了,小的时候不懂,现在明白了,都是为了富贵。”紫姬接过荷花,轻轻摇头。

“对了,这些是官员们的拜贴, 具体怎么回复,还需要姐姐一起参议。”

紫姬拉着淑子到一个信匣前, 里面如雪花一样的信件堆积着,生生地用薄如蝉翼的纸张填满了这个厚厚的信箱。

人是铁,富贵是吸铁石,吸铁石在哪里,自诩钢铁一样意志坚定的“君子”们就在哪里。

“我父亲也终于舍得来信了,瞧瞧咱们兵部卿亲王日夜为国操劳,可真是辛苦啊,几年才有时间写一封信,我可真是感恩戴德。”

紫姬阴阳怪气,厌烦地看着一张被她单独挑出来、嫌弃地拎着一角的散发幽香的信件。

淑子想到了自家的藤原爹,也有些心塞。

希望他能善待那位为了权势、迫不及待地舍去了那时在他看来是累赘的四条夫人之后,娶的皇太后娘家那位新妻子吧,别再来七条院惹人厌烦了。

“这些信件我会考虑的;你若是不想回复亲王就不用管。”

不是所有人都有幸得到爱自己的父母的。

“走,咱们清点人手,之后一起去接他,尊贵的紫夫人赏个面子吧。”

淑子丢掉了紫姬手中那封几年里生父送来的唯一的信,拉着被逗笑的她去往西殿。

面对朱雀一封封催促回京的信和使者,源氏也无师自通地学会了拿乔,加上与明石姬等人的道别,拖拉了两个月,终于在一群使臣的恭请“十分谦虚”地乘船归来。

中间还各种进庙烧香、拜神拜佛,在路上大大小小的神社留下了“芳踪”。

使者们苦不堪言,又不敢反对,只能趁机在源氏拜佛拜高兴的时候小声提醒,却收效甚微。

朱雀派来的使者们面色铁青地看着源氏和欢天喜地的一群家臣:“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我们只觉得十分吵闹。”(注)

七月的尾巴,源氏和随行的仆从终于回到了阔别两年余的京都。

当初离去的时候,淑子和紫姬在清晨的京外送别了凄迷低落的一行人;如今也是在一个清晨,在相同的地点,故人重逢。

也是有趣,这些年终于吃到生死苦头的源氏看见城外众多的侍卫和豪华的牛车时,第一反应居然是:朱雀帝的示弱都是为了钓鱼,如今他要麻痹自己、瓮中捉鳖!

已经准备跑路的源氏看到从马车里下来的淑子才真正松了一口气。

呼~虚惊一场。

潜意识里,自我感觉相当良好的他已经将淑子当做了最牢固的盟友,即使淑子持刀站在他的面前,他也不会怀疑淑子的刀尖会对向他。

当年桐壶的梅雨中,在他坦白了错误之后,淑子的言语源氏始终铭记在心。他自觉淑子是他最可以信任的人,任何时刻都与他心意相通。

这些年,源氏始终忘不了这份安全感,并一直想做些什么继续保证这份安心。

然而他不清楚、也同样没有任何人知道的是:

额外经历过一个年轻到不为人知的桐壶夏夜、阴暗梅雨的淑子,在以无权无势无人在意、连高级女官的位置都摸不到的小官之女的起点上,付出了整整十二年的艰辛、终于想方设法拿到权力的刀剑后,就攥紧了刀柄。

她没有可以借势的家族,不能自由当老大,一开始也没有让人信服的力量,提出的建议有些贵族们也置之不理。

于是就用头脑、用算计、用被前朝诟病的女子威名、用各种吃资源在民间攒下的声望、用找准时机整合的一切人脉,从桐壶帝手中半哄半骗半真心、从皇太后手中真刀真枪真斗争中,硬生生地、一寸一寸地,夺去了鲜血淋漓、极少被女人拿住的这把刀。

她锋利的刀锋没有停止过对向一切,来之不易的地位和可以庇佑他人的理想,不容许任何人动摇或染指。

任何人,包括源氏。

自以为了解淑子,实际上对这些事情一无所知的源氏看着依次下车迎接他的淑子和带着篱幕的紫姬,止不住心酸,又有一种“近乡情更怯”(注)的退缩。

淑子的气度越发从容,气势也更胜一筹,当初紫宸殿的惊险自己仅在信件中得知,并为她鼓掌叫好、击节赞叹。

今天看到了本人,源氏心中止不住却地害怕:当初她若是走错一步,今日又会是什么样子?

他们还会重逢吗?

是不是二条院的所有人,都只剩下了凄凉的余生?

泪眼模糊间,源氏又看着长高的紫姬:当初自己离开的时候,将新婚不久的紫姬一人抛弃在二条院,纵然她想要和自己一起流放,但那些苦楚又怎么能让她承受?

自己这些年对她报喜不报忧,紫姬亦然。可失势的二条院的艰难,靠当年才满十八岁、刚刚成婚的的紫姬一力承担,自己何德何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