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到明石那边准备收拾进京的消息后, 源氏一边期待着那个自己挂在心头却还没来得及见上一面的女儿,一面接着发愁自家孩子的养母问题。
“那明石姬不是你的亲表妹吗?哪有嫌弃自己母亲家人的。如果按照你父皇这边算起来,她也是皇室血脉,又是你的远房表妹,哪里需要这么纠结?”
这不是连自己都看不起吗?
被淑子科普了明石姬祖宗十八代的紫姬十分不理解,这源氏和明石两边在纠结什么。
人先自爱自立,方可立于人世。
明石姬的父亲是京外官员,在京都受人排挤是真的;但她母亲的皇室血脉也不是假的。
把大旗扯起来,就算是别人背后嘀咕,讲究地域和官职歧视,面子上也不敢说皇室血脉就卑微到尘埃。
就像早几十年,少女时期的源典侍仗着自己像是白开水一样被稀释得就剩一个姓的那点皇族血统,初入宫廷就敢和欺负人的前辈叫板,混得那叫一个风生水起。
理是这个理,但特别爱面子的源氏还一直偷偷嫌弃紫姬不是公主算是白璧有瑕呢,自然更不会看得起明石姬。
明石姬的父亲明石道人也不愧是和源氏一个祖宗,同样觉得己方身份不足,因而格外谨慎。
两边想到一起的拉扯结果变成了乱麻,于是源某又跑到了二条院的角落里沉思了。
熟悉的角落都被他的绸衣蹭得锃光瓦亮的呢。
.
思考好人生准备继续抓壮丁的的源氏居然想起了一位故人:
六条妃子。
这清奇的脑回路,一般人是想不到的,至少后来听秋好讲述这段故事的淑子真是打破头都想不到。
那是春夏交际的时候,源氏带着他的大蛔虫,啊不是,侍从惟光,坐着牛车溜溜达达地驶向了六条院。
这些年,惟光跑前跑后,为源氏呕心沥血,是众人交口称赞的时代典范的好臣子好下属。
他不仅早年帮着源氏追情人,之后不顾劝阻和源氏去须磨受苦,现在还帮着源氏打理大大小小的事情。
从小家臣侍从的协调,到给老板之前的情人末摘花小姐照顾生活,到往来于内里、给尚侍送信,他成为了源氏真正的左膀右臂。
当然,大方的老板源氏也没有亏待他,现在他也成为了殿上人的天花板,家中的儿女也被许诺有个好前程。
他的求而不得,不过是源氏的动动嘴皮。
因此对待源氏的每条指令,即使是异想天开,惟光也会全力办好。
现在,正在监督源氏马上就修好的嵯峨别墅的惟光即使被叫来赶车,也是万分殷勤。
六条院之前也是源氏设计翻修的,如今他递了拜贴,再次进入这豪华的宅子,只觉得眼前一亮。
原来自从六条妃子归来后,作为斋宫母亲的她受到了宫中的礼遇;而退去了对源氏的感情甚至逐渐对他厌烦后,妃子越来越平和了。
年少时也是个风流快活的女孩子的妃子这几年开始享受生活。
许多小臣子或者是落魄贵族的人家看中六条和秋好的身份,纷纷拜见,希望将家中的女儿送来前斋宫这里教养,求得一份好名声。
六条妃子年老后就更加期盼年轻人的生机,于是留下了很多女孩。
有的聪明忠心的就好好教导,以后也许可以成为秋好的女房;
有的不算聪明,但是活泼可爱、或者沉默内向的也会好好教养,其余时候就任由她们玩乐,或者是打着自己的名号找些之前难以匹配的优秀人家的公子。
“我也算是让她们狐假虎威了。”看着嬉戏的女孩们,美貌消退的妃子平和慈爱。
这些女孩们在偌大的庭院游戏奔跑:斗草、戏虫、插花、射覆……还用和歌或者是一些汉字对句,六条院每天都充斥着欢声笑语。
有时也会有些公子来拜访,六条妃子就开起一轮轮的赏花宴,为这些青春小儿女牵线搭桥。
即使现在她已经生病了,也依旧让众人不要哀伤:自己走后六条院还有秋好,不会荒废。
自己最想看到的,是大家的欢乐。
因此源氏近来时,只觉得这样的六条院着实的出乎他的意料。
记忆中妃子因求而不得营造出的幽怨气氛一扫而空,眼前只有一片片的花团锦簇。
女童们穿着时髦的褂子,在垂柳下奔跑游戏。蝴蝶围绕着她们飞舞,仿佛女孩们比鲜花还要芬芳美丽。
有要好的伙伴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华丽的裙摆交织着,就像是唐国地毯一样美丽的庭院中的成簇团花,溢彩流光。
的确是与早先大不一样了。
源氏露出蜜汁微笑,自信地跨入房间。
早就对他不厌其烦的六条妃子连竹帘都不想用,直接让人搬了大屏风进来,彻底隔绝了源氏这张让她厌烦恶心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