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新桐垂了垂头,急得直拽她的衣袖,示意赶紧坐下。
卞含秀也意识到自己反应过于激烈了,收敛了神色,朝周围人歉意地笑了笑赔礼,赶忙坐好。
她没有急着否定宁竹的决定,只是有些担忧:“这么多咱们得吃到什么时候,小竹是有什么打算吗?”
粮食当然是越多越好,可是买个一年的也就差不多了,不然放久了就是陈粮,实在是不划算啊。
宁竹正欲回答,余光就看见有个熟悉的身影走进茶馆——正是买完纸墨前来汇合的季新承。
“阿娘,阿爹。”
卞含秀的关注点都在宁竹买了够吃两年的粮食,正聚精会神地等着她回答,季新承冷不丁从背后出声,吓得她一个激灵。
众人都忍俊不禁,把季新承看得一脸茫然。
季元武笑着示意儿子坐下:“正在说买粮的事。”
“买到了吗?”季新承目光扫过板车,问道,“阿爹不是说去买瓦片吗,怎么没见着。”
季新桐这才注意到,恍然问道:“对啊,阿爹你买的东西呢?”
见状,季元武解释了一句:“要得有些多,我已经跟掌柜说好了,明日再去拉。”
宁竹正在琢磨着该怎么掩人耳目把粮食都运出去,听见季元武这话,顿时眼睛一亮。
这不是正好的机会吗,有了这一批修补房屋的瓦片做掩盖,也不怕引起旁人的注意。
宁竹直言道:“我与那粮食铺的掌柜说好了,明日一早就在她铺子前□□,可能需要季叔你们帮忙。”
季元武当然是一口答应下来:“那今日我们要留在城里吗?”
从逸居走到县城还是有些远的。
宁竹摇了摇头:“不留,明日再来。”
季新承越听越觉得不对。
一旁的季新桐察觉到阿弟的疑惑,凑到他耳边,声音极低地将宁竹的“壮举”又说了一遍。
季新承倒是接受良好。
那时宁竹说出“乱世将至”几个字,想必心中就有了打算。
他与宁竹看法一致,自然也是支持囤粮的。
于是季新承开口道:“明日我跟你们一道来。”
明日他们到了城门说不定就会被那些守卫查验,买了修缮房屋的材料,多多少少能做一番遮掩。
宁竹没有反驳,点头同意了。
虽然她心中已经有了些出城法子,不过季新承人机敏,万一遇到突发情况,也能帮着想想办法。
那头的卞含秀不知道他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默默消化好了这个事实,又问道:“那明日我来不来?还是就在家做好饭等你们?”
宁竹说道:“明日就我和季叔,承哥儿三个来。”
卞含秀点头应道:“好。”
季新承还想再说些什么,却突然被宁竹打断,她站起身来。
“时候也不早了,回去再说吧。”
这里确实不是什么商量事情的好地方。
闻言,众人起身就此打道回府。
本来预计是中午时分就能回来,所以宁竹就只喂了平安早上那一顿,谁知中途被薛志炳耽误了时间,没来得及赶回来。
这下可把小家伙给饿坏了,把门边的篱笆都给咬烂了,看见宁竹他们回来,一个飞身就扑上来。
宁荷还以为是想她了,亲亲热热地抱住小狼狗贴贴。
“好平安,你也很想我吧。”
平安在她怀中急得“嗷嗷”叫,又挣脱不离开,也不敢咬人,着实太可怜。
宁竹看得好笑,没有打扰两小只交流感情,只快步走向灶房,给平安做饭。
等会儿多做点吧,补偿一下。
......
晚饭时分。
卞含秀又费了力气整治了一桌子好菜,像是要把之前路上的亏空都给补上。
宁竹夹了块鱼肉,跟季家父子具体商量了一下明日的行动路线。
“明日拉三辆推车,先一起去粮铺。”
季新承点头:“到时候我和阿爹先装走一些,然后再改道去瓦铺。”
宁竹:“好,我在城门口等你们。”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便简单把事情定下了。
从涉州一路走来,季元武都已经习惯了听两个孩子的,万事不用操心,只听指令也挺不错。
季元武只是听着,时不时微微点头,表示自己有在听,夹了一筷子香喷喷的红烧肉喂到嘴里,半点不耽误干饭。
惹得卞含秀瞪了他一眼:“明儿你可上点心!”
季元武硬汉脸上全是冤枉,慌忙抹了把嘴,应道:“好好好,我一定上心。”
饭桌上几个孩子都捂着嘴笑,卞含秀一个都没有放过。
“赶快吃饭!别光只顾着商量事儿,我辛辛苦苦做这么一桌,都给我多吃点。”
“好!”宁荷响应得最大声,嘴巴吃的油乎乎的,腮帮子上还沾着米饭粒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