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贾瑭在书院正厅里,对着孔圣人,正式拜了山长为师。
他举着一杯茶敬山长,“老师,请喝茶。”
“嗯,好,好。”山长接过茶盏,喝了一口,就放在茶几上,拿出了一个玉佩给贾瑭,“这是给瑭儿的礼物。希望瑭儿,往后也是如玉君子,如你师父一般。”
“是,老师。”
月皇叔被山长称赞了,微微抬了抬胸膛,还算这老爷子有眼光。
从这一刻起,山长与月皇叔一起,都是贾瑭真真正正的老师了。不过一个是文先生,被称为老师;一个是武师父,被称为师父罢了。
对此,书院的人,都很羡慕。谁能像他这般幸运,遇到如此好的文、武老师呢!
月皇叔还与山长约好——每个月上半个月贾瑭在书院念书,下半个月则是跟着月皇叔学武。除非每月考试,不得更改这些时间。
于是,从这一天开始,贾瑭开始了他既要读书又要学武的艰难日子……
而贾赦在一边看着,流下了热泪两行。
别人都以为他是喜极而泣。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是心疼老儿子那么辛苦,每日不是读书就是练武,也没有一天是属于他这个老父亲的……这还是他老贾家的老儿子吗……
第26章 林如海病重 月皇叔带人去扬州
转眼间,已是寒冬,贾瑭去书院已有半月。
这些天来,不管刮风下雨,贾瑭每日都会早起,去学舍后面的空地上温习学过的武功招数,再在月皇叔给他准备的几个大缸上练一练水上漂。
全部练完,已是一个时辰之后,浑身都汗湿了。这时,其他的同窗学子也都起来了。有那些起得早的,见识了贾瑭的功夫,都是又惊又羡的。
还有人上来跟他套近乎,“小师弟,你这些本领可真让人眼馋,可否教一教我?”
书院有规矩,凡是在书院的学子,都以入学时间早晚,叫师兄弟。毕竟很多先生都是教过大的,又教小的。可不就是同几个先生教出来的师兄弟了么?
来人长得清秀,比贾瑭大了五岁左右的,“在下颜旭。请问小师弟是?”
“见过师兄,小弟贾瑭,才来书院半个月。”
“哦?你就是山长的亲自找的学生啊?幸会,幸会。”说着,还笑嘻嘻地抱拳。
贾瑭腼腆一笑,“过奖了。”
“对了,我可否跟你学几招?”颜旭又问了一遍他关心的事。
贾瑭想了一会,“你想学什么?简单的拳脚功夫我倒是可以教几招我学透了的。至于其他我还没学好的,不敢胡乱教。”毕竟教错了,可能会让人受伤。
“这样便好。我就学一两招,打架就不怂了”
“什么?你学这个就为了打架?”贾瑭不赞同地看着他,“学武并非为了逞凶斗恶的。算了,等师兄你想明白了,再教你不迟。小弟先行告退。”他还要回去简单擦擦汗,换身衣裳好读书了呢!
他的脚才抬起来,就听得有人说酸话:“读书人就应当斯文,打打杀杀的,成何体统?”
贾瑭觉着这人有些奇怪,便收回脚,转身看着那个少年,小脸板正严肃地问:“古时的诗仙,常佩剑饮酒以作诗。他也喜欢武艺。依你的说法,他也是不成体统了?”
“你!总之,打打杀杀的就是不好!”
“是么?”贾瑭擦了一下流到眼睫毛上的汗水,看到了对方眼泪的嫌弃,便皱了眉头,“这位师兄,你以为保家卫国的将士是如何退敌的?”
那人:“.……”涨红了脸,语塞了。上阵杀敌,当然是以武力刀剑退敌。可他若是说了,便是自打嘴巴了。
贾瑭却是轻哼了一声,“那些将士们杀敌,并不是对着敌军读一篇圣人论,就能感化敌军,让敌军退兵的。他们是用你所说的不体统的拳脚功夫,一刀一剑赶走那些蛮夷的。”
瞧着颜旭一脸佩服的模样,贾瑭悄悄地挺了挺胸膛,真心地劝说:“这位师兄,贾瑭以为,我们这些学子,学一下功夫,强身健体,做个文武全才,岂不是更好?”
那人说不过贾瑭,黑着脸快步离开了。
贾瑭叹息一声,跟颜旭说了一声“告辞”,几个呼吸间,人已消失在回廊转角处。
这让颜旭更是坚定了要学几招的决心。
贾瑭回到学舍,他的两个同窗已洗漱完毕,正准备出门。
这半个月以来,他与同住一室的两个同窗很是投缘。这两个同窗,一个叫卫若清,年方八岁;一个是柳云池,比他大两个月。
三人便学了学古人义结金兰,按年龄给排了位。
卫若清老大,柳云池老二,贾瑭老三。大哥三弟的叫,愣是叫出了几分江湖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