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年已三十有五的贾瑭惊了,“何时的事?是谁?”说着这话时,他眼底的凌厉,让悠儿都有点害怕。真是可怕。最是温柔的舅舅都这般生气,那母妃与父王岂不是更生气了?又想到年事已高的外祖父林如海,她更担心这次仪宾之事会让外祖父受不住。
看了一眼冷眉冷眼的舅舅,悠儿怂了,快速将对方供出来,“就是那个,林绵山。”
“什么?你说的谁?”贾瑭面色巨变。
“林绵山!是林绵山!那个小时候跟着你回京的小乞丐。”
贾瑭眼中一黑。林绵山相貌才学都不错,下场科考,定能榜上有名。可他身后并无可靠之人啊。师父与林姐姐定然不许的吧?
“他能靠的人,不是外祖与舅舅你么?”悠儿机灵地晃着贾瑭的袖子,“舅舅就帮帮悠儿,帮悠儿告知父王与母妃。他们可是很疼你。你去说,他们定不会罚你。”
“呵。原来是在这里等着我,还说我是你最信任的人。我信了你才是傻的。”贾瑭气呼呼地骑马离开了。
悠儿也赶紧骑马追上。
回到王府时,她一溜烟跑回闺房去,只派了个小丫头去打探消息,“就看看舅舅他可被父王打出来,可有被母妃骂出来。若是有说有笑的,那便来叫我。”
“是,郡主。”
小丫头很是大胆,只是运气不好,才缩头缩脑地摸进主院,就被月皇叔看见了,将她叫到跟前,“郡主叫你来打探军情?不用躲了,就去那里站着听吧。”
小丫头不敢否认,老老实实地站在门口的角落里。
月皇叔与黛玉听了贾瑭的话,也是有些不敢置信,但随即又觉得不出奇。
“他们也是青梅竹马的长大的,情谊自然是外人比不得的。”月皇叔很是中肯地说道,但是,“林绵山他,性子沉稳冷静,与性子跳脱的悠儿,会不会相互有腻了的一天?那到时……”
贾瑭便是摇头了,“这我可不敢打包票。毕竟两人在一起,情意很重要,包容与担当也极为重要,三者缺一不可。”
“所以,如今看来,是要看看林绵山对咱悠儿,可有做到这三件事了。”黛玉一锤定音。
最后他们观察了林绵山一年,终于是答应了两人的婚事。这一年里,很多大臣与异姓王或者是其他皇亲国戚,都想为自家子弟求娶悠儿的。但都被月皇叔以多留一两年为由,给拒了。月皇叔亲自拒绝,谁都不敢有半点不满,还夸奖月皇叔爱女心切。
只是等林绵山与悠儿定亲的消息出来后,大家才知道,人家并非是怕女儿年纪小不懂事,而是根本没考虑他们。
林如海对于这样的安排,也极为满意的。虽然他也极为疼爱嗣孙林绵山,但到底悠儿才是他的亲孙女。如今这样好了,嗣孙与外孙女成了他家的孩子,血脉与传承都在一起了,可谓是两全其美!
两人成亲一年后,便于次年年头生了个大胖儿子。年中,看到林家有后的林如海含笑而终。
又过了十年,黛玉那小名彦宝,大名萧敬楼的小儿子,留下书信,去了北疆,说是要去见识大周的天下。
黛玉又气又怒又担心。他才十六啊。
“当年瑭儿十六岁就独下江南,十七岁就上战场了。臭小子他功夫也不差,我又叫掩月山庄的人去暗中保护着他,不会有事的。”
这小王爷去了边疆,如贾瑭一般,少年意气的,又机灵,倒是真叫他闯出一番天地。只不过,这又是新的故事了。
黛玉这辈子,因为年少时体弱多病,哪怕后面补养回来,身子骨到底还是不够硬朗的。活到了七十岁时,还是先月皇叔而去了。
一向是喜散不喜聚的她,临终前,她握着月皇叔的手,舍不得放开,“夫君,我害怕,我没有来生。我怕等不到你。”
“不会的。肯定有。你走慢些。等我打点好孩子的事后,便去寻你。”
“好,萧钥,你要,守信。”这是黛玉唯二的一次如此郑重叫他全名。一次是在洞房花烛夜时。一次就是现在。
从天津卫赶回来的贾瑭进来时,正好看到黛玉要合上眼睛,“林姐姐!”
黛玉的眼睛,只能撑开一点点,手向着贾瑭伸过去,却在半空中落下,“弟弟……”在黛玉心里,贾瑭就是她亲弟弟,以后就再也见不着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