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领命而去。
而留在朝堂里的人,却是个个都不敢吭声了。
这是继牛国公又一桩大案。还是主犯未至,其连累到的族人已被打入大牢的一桩奇案。
接下来的几天里,刑部旁边的人家总能听到哭声。
贾赦这一日出门闲逛,就遇到了刑部的人驱逐着一行的男女老少,有的甚至还是衣衫破旧的。
不知为何,他总觉得这一幕叫他看了有些胆战心惊的,就好像是经历过一般。于是他逃也似的进了旁边的酒楼,叫了一桌子菜,请了下面一群孩子老人吃。身边的小厮见往日里有些抠门的贾赦,竟然请无关之人吃饭,很是诧异却也不敢劝。
贾赦不多说别的,只是付了账,便离开了酒楼。后面的老人小孩见他走了,便使出个人绝招,准备多抢一些回家给家里人吃。
回到府里,贾赦仍旧有些恹恹的,便歪在床上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
等到邢夫人听说了,过来瞧他,却正好碰上他从噩梦中出来。
贾赦看着眼前面带笑容,又比较年轻康健的邢夫人,再与梦里的那个孤苦无依的邢夫人一对比,更觉得梦境可怕。
“老爷,听说咱瑭儿再过几日就要回来了。你说,咱要不要给瑭儿,还有两位姑爷半个接风宴?”
“嗯?接风宴?瑭儿?”贾赦喃喃地重复着。对了,他的梦里,从没有一个叫瑭儿的老儿子。而且他还看见一个极像自己的人,戴着枷锁咻的一声就消失了。
梦里的自己那么惨,定然是没有瑭儿在。而今,自己有瑭儿,家里便蒸蒸日上。
于是,心里对邢夫人就多了几分的感激,对贾瑭的归来更加期盼了。
几日后,贾瑭与两个姐夫带着将士们,押着游行之等人进了京。
刑部的人与黎公公早拿着圣旨等在城门口了。
听黎公公宣读圣旨后,贾瑭他们便按旨意将游行之等人移交刑部。
而后便与黎公公一道进了宫。
皇帝见着站在自己面前的三个年轻将领,很是欣慰,再也不用担心关翠山、古将军他们年迈后,大周没有独当一面的将领守卫疆土了。
“这次,你们又立了大功了。特别是贾瑭,竟然将敬安侯救了回来,还救回了那些被扣押的将士,不用朝廷出银子去赎回,令大周免除了被羞辱的结果,真是好极了。”皇帝哈哈地笑道,“鉴于你们此次立下的大功,你们的官职便都升一升吧。”
贾瑭却是有些顾虑,“皇上,我年纪尚小却晋升太快了,怕是叫人心生不满。不如先压下,皇上觉得如何?”
皇帝摆手,“古有冠军侯,也差不多你这般年纪。人家都敢要那个官职,为何你不能?”
好不容易大周也出个文武全才的少年将军,皇帝真的恨不得昭告天下,以示天佑大周。
贾瑭仍是坚持退却,“皇上,您就答应了我吧。即便是师父在,也会支持我的。况且,冠军侯是以一人带领大军击退匈奴。我的功绩,却有他将军的帮助,我如何敢居功?”
皇帝皱着眉头,见贾瑭真心是想推辞了官职的,想了想,便也应下来。反正是留着,等以后有机会了,再一并赏赐便好。
靳雨与贾瑭两人也请求皇帝暂压官职的,他们的理由也是差不多,都不希望步子走得太快。
不过他们是不接受再升一级,却也为自己立了功的部下与士兵们请了功。皇帝自然是不吝赏赐,皆是赏赐官位与财帛的。
皇帝左思右想了一会,知道他们心中顾虑,便也答应下来。
贾瑭趁机又说了剿匪所得的金银,“皇上,军中多是穷困人家的子弟,臣曾与他们说,一半归于朝廷,用于军饷。剩下的一半,除开补偿那些被山匪祸害了的人家,余下的就给剿匪的士兵分了。臣自作主张,还请皇上降罪。”
皇帝笑了。将士在战场所得,多是不上缴。而贾瑭如此诚实,还将东西奉献上来以做军饷,所以他哈哈笑道:“无事,说到底是朕赚了。你给那些将士们带句话,就说辛苦他们了。只要他们为国尽忠,不残害百姓,朕自有奖赏。”
他可是听说了,这次南下平乱的大军,可没有去欺压百姓。这如何不叫他欣慰?那可是代表他的脸面的呀。天下百姓都知道他的将士是那样爱护百姓。
为了嘉奖守规矩的将士们,一向节约的皇帝计算了一下自己的小金库,叫黎公公去取了些银子,“赐予每个去平乱的士兵每人二两,百户以上,每人四两。这些都是朕个人赏的,与朝廷分发的粮饷可不一样。”也就是除了饷银与剿匪所得分来的,这些是额外的获得,谁都不敢克扣,这也更让那些将士们感动。听着圣旨,拿着那二两御赐银子,个个跪地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