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公夫人当即就重金请了官媒上门,仔细地与官媒说了详细的情况。官媒也不惧,直接接下了这桩媒。毕竟能做成一对儿好姻缘,那可是积德的好事。
而柳云池这边也是絮絮叨叨地带着薛宝琴回了京城薛蝌家,“真真是兄弟如衣服,完了就抛掉。”
薛宝琴看着他,好笑地哄了他,“莫气了。若是那个女子好,也算是我哥哥的福气。”外人不知,但作为妹妹的她,还是知道自家哥哥也是个喜欢好颜色的人。往常说给他的人,不是说人脾气不好,就是说姑娘的父母兄弟如何,总之,多好的一个人,都能被他挑出毛病来。后来她仔细观察了,才知道,那些人都不是好看的。而让他看得上了,又嫌弃他是个商户,便拖了下来。
“也不知那个卫三娘,可会嫌弃哥哥的出身。”
“若是嫌弃,那唯有被父母卖给郡王府了。”
薛蝌听说要去见人,心里还老大不乐意,只要是急着见他的,必定是不合他眼缘的。他又何苦去呢?平白浪费了心力。
等到他跟着去了卫国公府,见到了明艳中又带着爽利的卫三娘,他觉得自己又是被上天眷顾的了。若是与她一起了,以后的孩子必定也是好的。
旁人不知他已经想到以后孩子的事,只是看他耳朵都红红的,还时不时地偷瞄一眼卫三娘,便知道他有意。
卫三娘知道薛蝌是商户,却也知他家世简单,为人也是正派上进的,哪怕是商户出身,她也是喜欢的。毕竟人不会是十全十美。
即便是卫三娘父母,在看到薛蝌长相俊美,又身怀巨额家财并且答应给足足的聘礼时,便连连点头,当即认了这个准女婿。什么南安太妃已被他抛却脑后。看着是个郡王府,要把他们女儿弄去和亲了,才给他们家一千两银子,真当他们女儿这么卑贱么?
大家伙见两人都一脸害羞的模样,就知道他们都是乐意的。由此,姻缘成了。
等到这天下午,南安太妃想来想去,还是打算用卫三娘,便再派嬷嬷去了卫三娘家。可是面对铁将军锁门,嬷嬷也纳闷,问了一圈的人,最后才从一个妒忌卫三娘家攀上好人家的人嘴里知道了卫三娘说亲之事。
“真是太不把郡王府放在眼里了!”嬷嬷气急,当即就回去禀告了太妃。
太妃当即被气得头发昏,“简直是太不把我们郡王府放在眼里!”她当即就要派郡王府的大总管与嬷嬷去卫国公府理论。
但是,去到也迟了,人家当着卫国公的面就把婚事从速定下,还交换了定亲之礼。若是郡王府使手段拆散他们,明日京城就会传遍了郡王府的“丰功伟绩”,名声就没了。
“你,你你们,好,好极了。”大总管与嬷嬷黑青着脸拂袖而去。
太妃知道了这个结果,当即痛哭起来,说卫国公他们欺负她孤儿寡母的,若是老王爷还在,谁敢如此欺负她?
她咒骂了那么多,却从来不承认是自己教子无方。若是她的儿子领军有方,不说开拓边疆,要是能牢牢稳住了西南,朝野上下也能敬重他几分。可如今他统领的西南,一片混乱,自己还成了俘虏。这叫人如何敬重得起来?
南安太妃当即就被气病了,郡王府要寻义女之事,就落在大总管与嬷嬷身上。两人行事更加的没有忌惮,让郡王府的名声一落再落,跌至了谷底。
等到太妃知晓后,想要训斥他们时,又听到西南平乱首战大捷,驸马爷定远将军率军击败叛军,还将南安郡王救了回来,等日后,再送还京城。
太妃知晓后,激动万分,也便放下了寻义女之事。但也因为义女之事,与卫国公交恶,还怨恨上了贾瑭那边的人,哪怕贾瑭救了她儿子回来。
之后,太妃便日夜盼着南安郡王回来,可是她日盼夜盼的,却是到了十月,才听得西南叛乱已然平定,大军即将班师回朝,南安郡王也将随大军回京。
好消息传回京城时,黛玉已是怀胎十月,不日就要临盘。
这一激动,便发动了。
当天傍晚,红霞满天之际,孩子呱呱坠地。
“恭喜王爷,王妃娘娘与麒麟子皆康顺,恭喜王爷、王妃!”
“哈哈哈哈,赏!”月皇叔将孩子抱了过来,走到产房前,“谢谢玉儿,我们的儿子平安降生了!”
黛玉只是小声了应了一声,便累得昏睡过去。她,终究是儿女双全了。她一定会护着儿女健健康康的长大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