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你就是多心了。靳妹夫病情可以转好, 那是好事,可不得与家里人说一说么?哪里会有什么隐情?”
贾琏也有点懵,“呵呵,那可能是我想多了。不过, 倒是这环儿竟然也去了边城?还如此的巧合, 被瑭儿找着了?巧, 实在是巧。难不成这两个小的事先约好了?环儿在那边探路了,再回头引着瑭儿去?”
“巧什么巧?瑭儿出京,可是朝堂的老狐狸忽然闹出来的。你可别在公爹面前说, 免得他真以为是环儿的主意。到时够不着环儿,就迁怒二叔, 免不了又闹一场,整个京城又看我们笑话。”
如今公爹已是京城的大名人了。那挥舞拳头去跟吏部尚书打架的一幕,早就被百姓看了去, 有那好事者,还特意写了故事,专门讲这些的。可叫好多人家特意去看,看了还回来笑话他们家。
若是再去跟二叔打一架,明日保准茶楼又有了新故事讲。
不说第二封家书寄回京后,贾家人的心思。只说贾瑭此时便全心投入到对抗阿瑟里人的战争中。他丝毫都没想到,年幼时跟随师父在边塞小部落里认识的小伙伴,如今竟也在敌军中,甚至还记得他的名字,并知道了他在夺城之战中,起到的关键作用,因而恨上了他。
“谭将军,如今你暂替原来的守将之位,做这西北大军的将领。你对关主帅提出的战略,可有什么意见?”古将军看了看一边沉默不语的谭威。
古将军实在不敢相信,眼前这个一直默默无闻的人,不过是奉命押送粮草的,怎么就是皇帝的眼线了呢?轻轻松松的就替掉了沈鹤。在此之前,没有一个人猜到是他。
难不成是有什么超人智慧?
谭威沉默了一下,迎上古将军的凌厉的目光,“回禀古将军,本将军觉得,关主帅之见甚好。敌军粮草不会支撑太久,我们何不如一举反攻,不给他们一丝一缝的喘息之地。”
古将军看向贾瑭,贾瑭亦是点头,“下官也觉得如此甚好。”
季城与古将军身边的几个副将,都一样的意思,那就是趁机将阿瑟里人赶出去!
次日清晨,边城外战鼓隆隆,号角声震天。
对阿瑟里的反击,开始了。
这一战,从天蒙蒙亮,打到了日中。
阿瑟里人全部退出东西防线以北。大周境内一下子把敌军赶走。
但也仅仅是赶走罢了。他们的一半兵力仍旧顽强地扎在战线黄河以北。
贾瑭脸上带了几道浅浅的伤,白色铠甲已沾满血污,背上的红披风似乎还在滴着血水,一点点落在泥土上,加深了脚下的那片土地。
他下了马,站在那里遥望北方,“黄河上下,原是我们的土地。”
他的百户队伍里,有人跟在他身后,听了他的话,却无法回答。
三十几年前,皇家内乱,阿瑟里人趁机夺下了黄河以北,来不及逃走的百姓,皆被阿瑟里人充作奴隶。
若是当年出生的,如今是否还活着?
这一战,周朝大军再次名震天下。周边的那些小国小部落,纷纷又缩回了爪子,不敢再乱动。
捷报回京,皇帝听完后,当着满朝文武大臣高声欢笑,“哈哈哈哈!天佑我大周!”
月皇叔站在下面,也是笑容满面。他可是知道了的,贾瑭的功劳不小。贾琏与柳云池、卫若清还有倪锋等人,都如月皇叔那般,对贾瑭很是自信,只等着贾瑭被封官的好消息。
果然,皇帝这就开始论功行赏了,古将军以及两位副将、季城、关主帅他们,都各自官升半级,而贾瑭直接被封为正五品的武节将军,寓意有节义,心怀将士与同袍手足。
从正六品百户,直接跳了两级,也算是皇恩甚厚。更难得的是,他虚岁不过十七,还有一个月才堪堪满十六岁。真真是少年将军了。
圣旨到达贾家时,贾家的人高兴不已,贾赦又想去放鞭炮,被萧珉儿使人拦住了。
“老爷,公主说,这事暂且不宜太过招人眼。况且这武官之职,皆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咱家驸马爷有幸得官职,那些没官职的呢?甚至是没了性命的呢?心里会如何看待我们?当下是非常时候,以静制动,方是长久安稳之举。”
要是换做旁人来劝,贾赦指不定就指着对方的鼻子开骂,但这是自己最看重的儿媳妇,还是老儿子最爱重的,那他无论如何都要给萧珉儿一个面子,于是他就点头应下了,“行,你回去告诉公主,就说我记下了。待会我去祠堂祭祖,告慰祖宗便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