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百号人里,日子似乎过得不怎么好。他的小姨丈,看起来可壮实了。这些人却都是有些面黄肌瘦的?
算了,以后拿着自己的私房钱,给他们整些好吃的就好。瘦不拉几的,打架可不好打。
中午,贾瑭再次回到家中,柳云池、颜慧聪与卫若清已在客厅里等了他许久。贾赦陪了他们坐了一会,就回他的院子准备贾瑭出征用到的东西了。他是觉着,卫若清几个也算是熟悉的子侄亲戚,用不着太客气。
“卫大哥,云池哥,颜大哥,你们怎的来得如此早?”昨晚上他便收到了他们的帖子,说是今日中午要来他家,与他小聚一番。
贾瑭自是答应,毕竟这一出关,不知要等到何时才能回来。
“我们也不耽误你晚上的时辰。”卫若清人看起来文文弱弱的,说的话,却总是最猛的。
贾瑭佯装咳嗽一声,“谁与你说这些。对了,颜大哥,你与王家姑娘,如今进展如何?说起来王家也算是我家亲戚。”
说到亲戚,柳云池却是笑了,“若是颜大哥与那王家姑娘成了,在座的各位真是有缘千里连襟带啊。”
“如此看来,只要我才是外人?”卫若清也打趣道,但心里未免有些遗憾。听说家里大哥,曾经与史家定了亲的,那正是贾瑭的表姐。若是真成了,自己如今与贾瑭也是拐着弯的亲戚了。
几个人哈哈哈大笑起来。看似都没有一丝的哀愁。
笑完了,颜慧聪才道:“差不多定亲了。何时成亲,却还是未知的。”他私底下,想把婚期定在明年,那时候,贾瑭应该可以从边关回来的了。颜慧聪如今在大理寺当个正七品的评正事,专管章奏事务,官职上,也算是得偿所愿。
用过午膳后,卫若清几人就相伴离开了。看着他们离开,贾瑭心绪难免有些低落。但想到以后再相聚,才觉得好受些。
第二天,古将军率领的大军,出征了。
贾瑭已经换上了银色的铠甲,身披红披风,□□通体黑亮的黑色汗血宝马,整个人像极了画本里的少年将军。
不少人看了,嘴里啧啧惊叹。曾经那个红衣探花少年郎,摇身一变,竟成了英气的小将军。可真是让人艳羡得很。
贾家的人齐齐出动,将贾瑭送到了城门口。
邢夫人泣不成声,贾赦也红着眼睛。而萧珉儿这时反而没有哭了,只是眼睛红肿得厉害,就知她心里难受得紧,却是柔声与贾瑭道:“照顾好自个儿,我们都等你平安回来。”
“好。”
月皇叔与黛玉两人,脸色有点紧绷着,又叮嘱了一番。而小悠儿更是在一边瘪着嘴哭。
“莫哭,你看珉儿都不哭。你不是长辈么?怎的还哭?”
贾瑭可算是忙活得不得了。最后时辰到了,与萧珉儿双手紧握了一会,才依依不舍地回到了行伍之中。
皇帝驾到。
这次出征,皇帝也来送行了。叫大太监宣读了圣旨,说了一番祝福语与鼓励的话,“众位将士,等你们凯旋归来,朕定当到京外十里处迎接你们!”
“谢皇上,皇上万岁!”
随着众将士山呼万岁,旁边的百姓跟着呼喊。一时间,皇城震动。
贾瑭追究是跟着古将军走了。临行前,他回头看了一眼围在皇帝旁边的亲人与朋友,最后义无反顾地拍马而行。
猎猎红披风,卷起春风十里,悄入人心,徒惹相思。
出征之师已走远了,皇帝与月皇叔等皇家人先行,来送行的人这才渐渐散去。有许多人都是擦着眼泪回去的。这一去,生死未卜,谁不担忧?
心情抑郁的贾赦慢吞吞地走着,看见了前面正与林如海一边走一边说话的吏部尚书,当即心火就冲上脑门,撩起袖摆,举着拳头就往吏部尚书那边冲过去,嘴里还喊着:“邓兴昌你个老家伙!竟然怂恿别人逼我儿出征,我今日不打肿你的脸,我的名字倒着念!”
说着,贾赦就扣住还愣神的吏部尚书邓兴昌脖子,嘴里那是一口王八,一口老家伙地叫骂着。
林如海在一边,那是根本就拦不住。
百姓们见着可觉得新鲜了。这些达官贵人们,怎的打起架来,也如泼妇打架,边打边骂的?
皇帝见了,本来还有点心虚的,今日看到贾瑭一身铠甲,英气勃发的,又觉得自己英明神伟,贾赦这一叫嚷,不也把他给骂进去了么?
“去把他们分开,百姓面前,成何体统?”
说罢了,不敢看月皇叔揶揄的眼神,带着人飞奔回了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