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四十多岁的半老头子, 哭得这个死样子, 贾赦很是没眼看了, 可到底是一起长大的侄子,就劝道:“你往后,就别出去与那些猪朋狗友们混了。你就去小庄子里住着, 每天跟着那些农人耕田种地,把蓉儿娶妻的聘礼攒攒, 来年给他说个媳妇。”
贾珍苦笑,“如今我哪里还有什么酒肉朋友?见我没钱,都跑光了。”想到自家儿子也是如自己的混账样子, “京城里的人,哪个人家不知道我家的事,谁还敢把女儿嫁给蓉儿?”
“都是你做的孽!”贾赦狠狠地说道,“不成的话,就在京外那些农户里选个吧。”
贾珍这时候忽然起来,跪在贾赦面前,“赦叔,惜春嫁得好,全赖你家的照顾。我家蓉儿的婚事也交给你吧!”
贾赦黑着脸起来,却不知说什么好。他不知,贾珍的坏毛病改了没有。若是没改,有朝一日,自己岂不是成了罪人?
“你自己想法子。”其实,他何尝不是回去跟儿子们商讨法子?
回去跟贾瑭、贾琏、贾琮三兄弟说了后,贾赦问:“你们可还愿意帮他们?”
三兄弟瞧了瞧,贾琏却是闭口不言。他还记恨贾珍蒙骗他的事。贾琮是有点迷茫,“我就怕他死性不改。”这与贾赦的设想一样。
贾瑭点点头,也是认同的, “只是,若是不帮,也不会有人说我们一家。若是帮了,就得时刻紧盯着他们父子俩。等蓉哥儿有了子嗣,孩子给谁教养,恐怕都是我们操心。”
这一系列的后续,都得贾赦父子几个负责到底,直至贾蓉孩子能撑起一个家。不然让他们把孩子又教养坏了,那不白费心思么!
那对于孩子与孩子的母亲,又何尝不是残忍的事?
贾赦思来想去的,最后还是决定暂时不管那一对父子。等他忙完自家孩子的婚事再说别的。
于是,又派人去颜家,叫惜春回门,仍旧回这边来。好歹有始有终不是?
邢夫人与王熙凤知道了,并没有手忙脚乱,因为她们早就预备好了东西,不管在这边还是贾珍那边,这些东西都会送到惜春手里。
次日一早,惜春与颜旭去了正院那边用饭,丫鬟婆子见了他们俩,纷纷行礼。
“见过五爷,五奶奶。”
“五爷,五奶奶安。”
……
作为新婚夫妇,又住得比较偏些,所以,来得比较晚些。
惜春与颜旭便上前与老太太告罪。
“无事,五儿的哥哥们都去上衙了,就你们的几个嫂子与侄子侄女在。不必内疚。况且,左右这早膳还在往上呈呢。来来来,快坐我身边来。今日的早膳也是极好的,有好些是你们俩喜欢的呢!”
颜旭的母亲丁氏,也曾是世家之女,最是爽朗大气,还不甚拘于小节,倒更像是勋贵家的姑娘。
人与人的缘分也是奇特,她就喜欢惜春这模样的,所以还特意吩咐下面的人打听了惜春在将军府里喜欢吃的什么菜,颜府也要照着来。
惜春的妯娌看着,就多少有些妒忌了。特别是看见丁氏还看中了一道菜,叫她身边的丫鬟夹给了惜春:“五儿媳妇,你尝尝这个如何?我最喜欢的。”说着,还盯着惜春,等她吃。
惜春看了一眼老太太,又看了一眼微笑着看着自己的颜旭,便点了点头,轻轻地咬了一口,“好吃。”说着,还用公筷给老太太夹了,顺道给颜旭也夹了一块,最后才给自己添了一块,“一起吃。”
那青清冷冷却细心的模样,可真是招人疼。
丁老太太这一顿早饭吃得比往常多了半碗的肉粥,喜得颜旭又高兴了许多。那些妯娌更是酸涩了。她们花费多少心思,都没能叫老太太多吃一勺子呢。
用了早膳后,惜春便准备回门。
丁老太太就让贴身大丫鬟搬了好些名贵布料、珍珠头面来,“这些你带回去送给你的婶娘、嫂子们。”
惜春早就摸透了老太太的性子,看了一眼颜旭,便直接收下了,“谢谢母亲。”顿了顿,又道:“我与夫君定会早些回来,陪母亲用晚膳的。”
丁老太太愣了一下,眉笑眼开地连声道好。
眼瞧着惜春得了老太太的欢心,排行第四的四奶奶便不得劲了,似是很爽朗地说道:“五弟妹,您今日回门,是去的将军府么?”
这话问的。那没问的话,便是“还是去的另一个家?”
大家伙都听出来了,气氛顿时尴尬起来。
惜春拧着眉,眼神颇为凌厉地看着四奶奶道:“从小到大,我都是在赦叔与婶婶家中长大的,说是他家养女也不为过。从赦叔家里出门子,又回赦叔婶婶家里去,不是应当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