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珉儿点头。反正他去哪里,她就去哪里。只要与他一起,她便是欣喜的。
马车哒哒地经过了钱家的马车,贾瑭是一眼都没瞧过来。这让钱芷欣更加不忿。可她此时也不敢随意跟上去,就怕那些侍卫将她赶走,那岂不是在他跟前丢人现眼?
“瑭儿哥哥最近忙些什么?”萧珉儿坐在马车里,拿了一块点心给小悠儿后,隔着马车的窗纱问贾瑭。她性格内敛,非是活泼开朗之人,怕贾瑭嫌弃她沉闷,便绞尽脑汁与他说话。
贾瑭不知她心中所想,只是欣喜于今日的她愿意与自己多说话,整个人就如朝阳破开乌云一般耀眼,“忙着温习功课。这些天也不用书院了。等着过完年,我便要回金陵去,准备童试。”
“那你,几时归家来?”珉儿小声地问。
“二月县试,四月府试,院试就到六月了。中间还有一段日子的,要继续准备考试,便不回了。若无意外,秋闱之后才回京。”
秋闱,就是乡试,往年都在八月举行。所以贾瑭要在八月之后才能回来。也就是说,过了年,他们就得分别八个月呀?
想到这里,萧珉儿有些失落,但又想到贾瑭是要去博取功名的,自己怎么好失落的呢?而且,她想到了叔祖(月皇叔)。叔爷爷那么疼他,到时候会不会不放心他,而跟着一起去?毕竟,叔祖母已是多年未曾回乡了……
萧珉儿想着事儿,就没吭声。贾瑭以为她正伤心于自己即将远行,就哄他:“珉儿,等我去了金陵,定会给你搜罗一些有趣的小玩意儿,给你送回来的。另外,每月初一十五给你写信,可好?”
“嗯。好,我,我也会给你回信的。”
“我也要,我也要!珉儿有信,有小玩意儿,悠儿也要要!舅舅不可偏心,不然我回去跟父王母妃告状!哼!”
“行行行,你们都有。”
几人说笑中,很快就到了京城有名的梨园。
这个梨园,是两层高的楼院,一楼是亭阁模样,中间就是极大的方形舞台。二楼则是一圈的雅间,谁出了大价钱,就能在上面看戏。
贾瑭一行人是从后门进去的,免得前门经过一楼大堂时,被人看见了不好。
等他们上了雅间,侍卫们也都守在各处时,大堂却是喧闹起来。
贾瑭一看,就瞧见了被几个纨绔子弟围着取笑的钱芷欣与她的丫鬟。
贾瑭记忆好,哪怕是昨天夜色朦胧,也能记住对方的脸。此时见她们这般狼狈,眉头都皱了起来,毕竟她是柳大哥的表妹。他吩咐两个侍卫,“隆达,隆喜,那个小姑娘是都察院六科掌院给(ji三声)事中的小女儿,柳大哥的小表妹。劳烦你们送她回钱府吧。”
“是。”三等侍卫隆达隆喜,是一对儿双胞胎,是保护悠儿的侍卫,听了贾瑭的话,也领命而去。毕竟月皇叔曾交代他们,在外面遇到事儿了,听贾瑭的便是。
钱芷欣此时恐惧非常。她不知道,为何进了这梨园,贾瑭一行人便不见了踪影,却跑出这般多的登徒子来?看样子,都是落魄没能耐的草包,还想对她动手动脚的,要真让他们得逞了,她可怎么见贾瑭?
可她也不敢报出她爹的名号来。若是报出来了,她就只有被送得远远的结局了。
就在这时,隆达、隆喜赶到,一人揪两个,就将人扔到一边去,“各位公子,尔等光天化日之下,欺负人家姑娘,恐有违圣人教诲。”
“你们是谁?多管闲事?”有人不认得隆达、隆喜身上的侍卫服饰,张嘴就是训斥。
但有些人是官宦子弟,还是有几分见地的,“见过几位大人。我们也没做什么,只是看这小姑娘自己带着小丫鬟来了,挺危险的,就想送她回家去罢了。都是误会,误会。”
隆达、隆喜也不欲再惹是非,便点了点头,道:“我们是肃王府的侍卫,我家主子说,让我们送姑娘回去。姑娘请。”
“肃王爷?”
大家伙都有些吃惊。就连先前与隆达说话的公子哥儿也是害怕极了。肃王府的人,不是他们能得罪的。若叫家长父兄知晓了,往后几个月就不好过了。
钱芷欣却是非常欣喜,“肃王府?贾公子可是在这儿?我要……”
“姑娘,我们是肃王府的人,看在令尊面上,送你回去。莫要贪图太多。”隆达一眼就看出钱芷欣的小心思,当即就严肃地警告她。
钱芷欣仍旧不死心,“认识我的人,只有他了。定是他心疼我,才叫你们来的,可是?”
“如果是个老人家遭人欺,我们也会如此。”所以,不用自作多情。
“他的意思?你怎知是他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