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嫡女谋略(307)

作者:筑梦夫人 阅读记录

晚亭一激灵,是啊,这个酿酒的事确实该开始了,这个可是赚钱的行业啊!

“好,明天就准备酿酒的所有工序。”说干就干,晚亭立即发令,看的晚晴头疼:她这个姐姐是想用做不完的事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吧?也是,准姐夫去了那么久还没一封信回来,也不知道怎样了!

这边刚这样想着,那边就来了书信了!

“姑娘,老爷少爷姑爷舅爷都来信了!”青竹风一样地跑进来对姐妹俩说,听的姐妹俩先是一阵狂晕接着又是一阵无语!青竹丫头,你就不能分开说吗?非要一口气地说完,又没人跟你抢!那么多爷,听着就眼晕。

“我交代的不够清楚吗?”青竹撅着嘴,委屈地看着两人:“本来就都是爷嘛!我又没说错!”

姐妹俩同时扶额。好吧,青竹你是对的,都是爷,一群大爷!

云遥的信里絮絮叨叨了很多思念,以往不怎么说的甜言蜜语像是不要钱一样地写在纸上,看的晚亭脸都红了!——这人,怎么一去边境就变的不要脸皮了?莫不是因为远隔千里,不怕她看笑话,所以才没了顾忌?还是,真的是“思念总在分别后开始”?

秦煦的话简单了些,只表示对晚亭从他的义妹翻身成了外甥女感到不可思议,也表达了他无比的郁闷。

想想也是,秦煦只比她大了那么几岁,忽然从平辈一下子变成长辈与晚辈的关系,心里能适应才怪!晚亭看着信也想对着秦煦嚎一嗓子:特么我也不想跟你上下辈啊!平白的又要受个长辈管,谁愿意谁来干!而且要姑奶奶看着你那年轻英俊的脸,毕恭毕敬地对你施晚辈的礼,好难受的说!

相比云遥的相思和秦煦的郁闷,南宫黠可说是开心至极了!他的信里对于自己摇身一变,成了皇亲贵族,而且还是润亲王的外甥的事,满纸都是惊讶惊叹惊异,就差没有惊险惊悚惊恐了!除此外,他还对晚亭发明的那个方便面情有独钟,说有一次他带着一个小队去摸敌情,因为带着方便面和肉干,他们就没有生火,结果都摸到敌人的背后了,也没引起敌人的注意。“当时我们也不知道敌人就在头顶上,要是我们生了火就完了!”南宫黠心有余悸地说,然后就是让晚亭再加大力度多做些这类易保存的干粮云云。

因为南宫黠说要多做些这个,晚亭想着要收集大量的面粉,偏偏这大唐还是以种稻谷为主的时代,对于麦子这个从外域传进来的粮食物种还有点抗拒,虽然种植但是产量不高。晚亭想,大约是此时的人们还不知道麦子该怎么去种植管理,提高产量。但人们又普遍觉的这东西比不上稻米,所以也不精贵,甚至有钱的人家根本不喜欢吃它,反而是一般的普通百姓拿来做食物的多。

记得她让桃树沟那个农庄种麦子的时候,庄主还说这个麦子是个贱物,比不得稻米好,劝她不要种那么多。听的晚亭直想笑。

忠勇公府的面粉也不多,又被她折腾掉了一些,这会要做方便面和饼干,需要大量的面粉,自然远远不够,那就只好去买了。

那些做生意的也狡猾,他们见大唐的百姓不大认同这个东西,就把低价的麦子收来卖给那些以面食为主的草原部落,再换取他们的毛皮和精美刀具甚至宝石类来大唐转手卖高价。

如今晚亭要买面粉,那些生意人觉的有利可图,立即大量收购麦子面粉,抬高了价钱就等着晚亭上门。晚亭也不是个正直无私的,她觉的买卖就是高卖低买,也说不上奸不奸商的,认真说起来,她自己还是个奸商呢!只是这发国难财她可就不愿意了!买了两回见价格越来越高,一生气,不买了!这条路走不通咱就走那条路!自己拿稻米在锅里炒熟了碾成粉,试验起另一种东西:炒米粉!

晚晴嘲笑她不会利用手里的权势,说只要向皇上外公要一道旨意,还怕那些商人抬价?只怕不要钱送过来也是有的。

晚亭说自己也是做生意的,应该得饶人处且饶人,他们只是想赚钱罢了,究竟不是杀人放火的大罪,要是真下了圣旨,只怕会发生家破人亡的事情。晚晴表示完全不懂。

最近钱花的跟淌水似的,晚亭看的牙疼,算了算离皇后的国殇期快要过去了,就让娱乐城先开始演习起来,准备时间一到就开业。为了防止有人拿这个说事,晚亭跟建元帝打了招呼,说按理是不应该这么急切的,只是想着在边境上的军队,还有大唐的国库必须充盈,才想一等国孝过了就开业。

建元帝自然是以国家为重,莫说还等国孝过了,就是不等,只要是为了他的秦唐江山,他也会考虑的。至于大臣们要说话,只要他们愿意献出自己的家产充作军饷,他也是愿意听取意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