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不知道自己说清楚没有,因为她还有一句话来不及说,她恨他。
真的好想让他知道她从来不喜欢他,这样至少她可以少一点点卑微与可笑,从而让自己不那么恨他还有那么天真愚昧的自己。
可是她没有机会了,莲无妄消亡!
第793章 轩辕夙凤选妃
数千年后。
大夏国内部相继经历了太子彻与宇文家,太子弘与姬家对皇位的争斗后,皇帝驾崩,最终由轩辕夙凤继承皇位。
近十年来大夏内忧外患相并发生,各地军事与财政管辖问题接踵而来,新帝轩辕夙凤登基之后,对苛捐杂税,民营民生,军工做出一系列的调整,大夏也进入了休养生息时期。
三年之后。
大夏的朝政已经有了全新的面貌,而文武灵官们也在这三年内,看到了轩辕夙凤惊人的领袖才能。
想当年,虽然大家亲眼目睹了太子彻寄养宿兽,宇文家与皇后想用假太子篡位,再到姬家想要通过太子弘篡位,再到皇帝驾崩将皇位传给轩辕夙凤,稍微知道内部的人多少还会在心里想,轩辕夙凤这场皇权争夺可谓是谋得精妙而狠辣。
在他身边的所有人,只要与皇位争夺相关不管是皇族还是其他人,包括与白虎灵元相关的萧玉官极其萧家人,都被扫荡得一干二净,最后他冠冕堂皇登基。
所以一开始,大家心里所想的还是他的心狠手辣,就如同民间传言的那样:长安有凤凰,绝世而无双,一笑食人骨,再笑食人魂。
但他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将原本在先皇手里内忧外患,岌岌可危的大夏相救与水火,并且他推陈出新出的新政在实践之后,也收到了前所未有的好效果,这让文武百官无不惊叹他的军事与政治才能。
只是这样一个帝王,登记已经三年后宫却空空如也,太后想尽法子让他招纳嫔妃,他都以各种借口推脱了。
太后今年七十大寿,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让他的后宫有人,她要延绵皇家的子嗣,续轩辕氏的香火,于是以如今后宫之主的身份下令,给这凤皇帝选妃,而家中有适龄姑娘的官员也纷纷向皇太后自荐。
不仅是朝廷官员,就是邻邦友国听说,也纷纷推荐自己适龄的公主。
太后身边的贴身老奴兰姑,将一副画呈给太后说道:“太后,这陈国的富察纳华公主今年年方二八,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从画像上看也是个难得一见的美人坯子。”
“让哀家看看。”太后拿着画像仔细端详了一番,“嗯,倒是上乘之姿,只是陈国实在太小,与陈国联姻远不如与南楚有利。”
兰姑说道:“南楚确实更适合联姻,只是太后方才看了楚国三公主的画像,说她与萧玉官长得有些相似,而且那三公主据说也精通灵武。”
太后叹了一口气:“当年宇文家样了一个与太子如出一辙的假太子后,哀家就担心一些人想要钻这容貌上的空子,但看了那么多人,又忍不住觉得应该往萧玉官或洛璃那方面靠,毕竟也拿捏不准,皇帝这不愿意纳妃是不是因为他们二人。”
太后想了又想,就说道:“罢了,咱们也只是说了选秀,但南楚与陈国都自荐了,那也不阻拦了,只要皇帝愿意收,他后宫有的是位置。”
兰姑笑道:“太后说的是。”
来年春暖花开之后,大夏宫里就进来了数十位妙龄少女,宫里顿时多了莺莺燕燕与姹紫嫣红的女子风景。有选拔自然就有竞争,有竞争的女人之间自然就开始争相斗艳,勾心斗角。
最被看好的是中州太守之女刘怡,因为她不仅才貌出众,而且初选就得到了太后与几位太妃的高度认可,并且刘太守是当朝极受重用的官员之一。
东州宛城县令之女张若涵在选秀女子当中,身份地位最低,表现也中规中矩的,但却颇受众人非议,因为她不管从长相还是打扮据说都与洛璃有几分相似。
私下里,走得比较近的候选人们在一起讨论,难免就有人说道:“听太妃身边的姑姑们说了,那张若涵确实与洛璃有几分神似,就连言行举止也有几分相似。”
正好刘怡与几位交好的几个秀女经过,她身后其中一个叫汐颜的女子便问:“那张若涵远在东洲宛城那么偏僻的地方,又没见过洛璃,你们还真信她长得像洛璃了?”
有人便回答:“皇上当年还是王爷之时,曾带兵前往东洲辽东一带,作为银铃卫洛璃也跟随前往,而宛城就是他们停留的地方之一,说不定那张知县还真就接待过当年的皇上跟洛璃。”
汐颜闻言看了一旁并不参与话题的刘怡一眼,才又回头与那些人说:“就算有几分相似又如何,当年皇上连洛璃都没选,还真能选个仿造品吗?我看,还是我们刘怡最有可能被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