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各种各样的教程,裹上蛋液加面包糠放进油锅里面炸。那层面包糠是香酥的,而里面的鸭子大多数人会用烤鸭。
做好吃的,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好吃,这种做法也没什么问题。毕竟芋泥香酥鸭的改良做法也算是一种流行小吃,大街小巷都有得卖。
但正宗的做法之所以能流传并且存活,还被叫做正宗,也是因为它好吃。
改良的做法有它的好,但在温宜心里,正宗的会更好。
她要做正宗的芋泥香酥鸭,让芋泥里面包裹着真正的香酥鸭。
顾名思义的那种。
鸭子要先腌制一遍,温宜开卤味店的,各种香料应有尽有,腌制不成问题。
在腌制的时候她去做芋泥了,大个的荔浦芋头削皮切块。
温宜廚房里面的蒸锅很大一个,还是三层的。她索性把所有芋头给切了蒸了,一部分留下来做芋泥鸭用的芋泥,一部分等下做个甜品。
被分出来做芋泥鸭的芋泥里要加入淀粉,让芋泥更加黏,这样才能在炸的过程中保持形状不分散。
还得加一勺猪油,温建国几天前做的猪油已经好了。黎秋本来是打算留在家里炒菜用的,但最后还是被温宜拿走了。但温宜保证会在做一遍的。
猪油在里面的作用特别重要,芋泥要想炸起酥就得靠这个。只需要加入简單的盐和糖调味,加在一起揉搓,混合均匀,细腻绵软。
做芋泥香酥鸭,鸭子也特别重要,温宜把腌制好的鸭腿拿出来。她其实算得上偷了一点儿懒,因为大家都是炸一整只鸭子,而她只用鸭腿,口感上差不了多少,而且脱骨也会更加方便。
鸭腿腌制过后还要蒸,把那些腌料调味蒸入味,鸭肉蒸得软嫩一点,一只筷子能直接插进去就好了。
鸭子已经有了味道了。但还要继续炸,炸的作用目的就是让鸭子更加酥。
鸭腿下油锅,几分钟后捞出来。再用筷子划一下鸭子的表面,鸭皮炸得金灿灿又酥脆。
炸过之后的鸭腿骨头都酥了,特别好脱骨。
一大个完整的肉脱了下来。那一刻温宜很想吃了这个香酥鸭,怎么会那么香啊!
做好的芋泥铺平,在香酥鸭的正反表面撒上淀粉,放在芋泥的上面,再盖上一块厚芋泥。接着密封好两边,像是一大块芋泥一样,根本看不出来里面包裹了香酥鸭。
不用刷蛋液和裹上面包糠,油锅直接下就可以了。
温宜拿筷子试了试油温,筷子的表面爬上了很多细细密密的小泡泡,这个温度差不多了。她慢慢把芋泥鸭放进去,油温很高,油在芋泥的表面形成一个密密麻麻的泡泡,完全看不出芋泥的颜色了。
再过几分钟,就跟奇迹一样,芋泥的颜色變了。
捞起来的时候,温宜觉得好神奇,芋泥明明是紫色的,再炸过之后起了酥,變得黄灿灿的,也像是裹了一层面包糠那样。
芋泥没有炸散,而且因为芋泥加了猪油,表面起酥了。
芋泥香酥鸭,做好了。
晾了一小会,温宜拿刀切开,刀下去的那一瞬间,像是掰碎薯片那样脆脆的。
太酥了!这才是芋泥香酥鸭!
温宜自己没忍住吃了一块。
还有不少芋泥和鸭腿肉,温宜又继续做。
而南城的高铁站里。
何韻跟叶成林从南城高铁站下车。现在不是旅游的旺季,高铁里面人不多,稀少得可怜。
叶成林跟何韻是第二次来这座城市,上次来这座城市旅游的时候看过了这座城市的好山好水好风景,也感受了这座城市的风土人情。不过,最重要的是,他们吃到了温记!
何韻跟叶成林在南城的隔壁省。虽说是跨省,但南城和两人居住的城市离得近,算得上接壤。甚至可以说比在南城本省的一些城市离南城还要近。
所以快递跨省运输也很方便快捷,他们就是那个代购群里面的常客。
两个人不缺钱,加点钱就能吃到这么好吃的东西,两个人也觉得很值。毕竟外头还有打着什么法国名厨称号卖几千块的又贵又难吃的食物呢!
温宜的这个真的算得上便宜了。
所以加点钱也没有什么。只不过,黄牛越干越得意,明明已经有利可图了,还要不断加价。何韻也有点生气,在群里骂了一通才解气。
对了,那个喜欢喝五分甜的凉白开就是她本人。
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她在网上得知了温记现在不仅仅在做卤味,还在做别的美食。
何韵把在相册里保存的视频看了又看,是当时周振羽和几个网友吃温宜的美食发在网上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