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殊》报名进入名单还没开始遴选的时候,票房已经撕开了内娱文艺片现实题材的一个口子,观众这才注意到片头片尾各个官方机构鸣谢的名单,意识到这部电影也是地方上支持的。怪不得拍得这么精致!
又有质,又有内涵!
孔莹的粉丝也很感动:
【莹莹才二十出头就拍了这样的电影,真的是太好了(大哭)】
【我听说剧本是宁孔一起选的,她们都对这部电影很感兴趣,宁老师还去看莹莹演奔跑那一段了】
【孔莹真的太争气了,在《太平纪事》里的演技已经是出神入化了,《林殊》里更是登峰造极,从来没有哪个小花演的电影能这么接地气让我这么感动的】
最要紧的还是真实。现实题材里能做到不出戏已经很难了,要像老戏骨一样做到完全没有痕迹,要生活化,要有活人气息。单是这一点就拦住无数想转正剧的科班演员了。
孔莹做得还要更深一点。
她把林殊演出了灵魂。这部电影的灵魂人物,终究是在平淡但不平凡的故事里找到了自己的生命意义。
十五号,电影下映,以林殊的一张雨中奔跑的海报作为告终,庆贺《林殊》获得十亿票房,祝贺词是:希望每个人都跑出自己的命运。
既是跑“出”人世间的桎梏,也是得到崭新的新生。
导演陈娇都震惊了,特地和宁宵打电话,老实说:“上映得比较急,也不是假期档,能获得这么个票房我是完全满意了。”
宁宵知道她为什么要给自己打电话,当时这部电影不被业内看好,宁宵找了个机会大部分注资,又让导演放手去拍,导演才说,她要冲奖。
既然是冲奖不是票房去的,当然就不在乎成本收益了,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打磨剧情,打磨孔莹了。
现在得到这个成绩,陈娇才琢磨过来,不对,这个电影能红完全要感谢宁宵,要不是她坚持,她也不敢要一个华导剧里的最佳女配来演这个现实向文艺片啊!
再想想,宁宵也确实像业内说的一样,像个福星,她看中的项目就没有不赚的,最要命的是手下的演员各个好用!《死神来了》别当她不知道,国内播放受了些限制,国外那些地方反向输出不知道多火吗!
而且很有常看常新的意思,传出祝郢没有获奖,居然还有国外粉丝抱不平,因为在那些小国家,颁奖并不看演员资历。
祝郢入圈时间太短了还是吃亏了。但是在陈娇看来,入圈时间短,演员却各个得了调教,而且调教得出奇得好,这还是这个经纪人的功劳啊!不然还能是谁呢?总不至于所有演技好的都到宁宵那去了。
没看见宴期他们至今还在被骂木呢。
这么说汪执非要蹭上宁宵这个热度也不算错,要是谁能像谢霄他们那样绑上宁宵这艘船又不蠢的去背刺,还愁不火?
但陈娇知道宁宵不乐意,自己这部电影又得利不少,就给宁宵卖了个消息道:“汪执那头可能还有得作呢。”
知道这个是因为她和汪明月是旧识,汪明月曾经拍过她的戏,她听那边的意思,是要汪明月组局让汪执出道,但是要卖宁宵个好,换点同框机会。
宁宵在心里大骂汪执母子阴魂不散,表面上仍然笑眯眯的:“那让他来。”
挂了电话仔细想不行,她和马甲私底下都被拍了,再被拍到她和汪执起冲突对公司到底是不好,但是她又不想和汪执这样继续不尴不尬地维持了。
再说《樊梨花》马上也要上了,她难道就不能拿这件事给《樊梨花》炒炒热度吗?又不是第一回 这么干了。
这么决定了,所以汪执再问到这来的时候,宁宵干脆就让宋文黎来了。
刚好是午休的当,宋文黎打开宁宵办公室的门从里面出来。
汪执脚步一顿,笑容不变:“宋总。”
宋文黎并没有要和他虚以委蛇的意思,平静说:“你有什么事么?”
汪执:“……”他顿了顿:“只是想找一找宁宵姐。”
宁宵姐,宋文黎听到这个称呼笑了一下。
白佰在旁边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宁宵倒没有什么别的意思,就是感觉这人也挺有意思的,私底下炒作说喊她宵宵,明面上却又不敢暴露出来,还不如马甲光明正大呢。
当然,他如果光明正大了她也是要冒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