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艺术家饰演的季渊依然是面不改色从容的,作为君王,她不会简单被这一句话打击到,可宇文湖接下来的话才是真正杀人诛心的。
“我可怜你,真的。”宇文湖慢慢走近,看着自己的手掌,一边笑,一边哭:“除了我,谁还会记得你的百世美名,谁还会记得你的攀权之路?他们如今拱卫在您的四周不过是因为您现在是天子之身,不过是因为您掌握了天子权柄!可这权柄一旦落下去,前朝的皇是谁,有谁在乎吗?”
宇文湖疯狂地大笑起来:“只有我,只有我!!因为我会永远记得您,因为您不会永远是一个帝王,我却会永远把您当成我的母亲!只有我会在百年之后费心维护您的正统,只有我才会把您的政策,千秋万代,千年万年地传下去!!因为只有我,才能把权力完完整整地交给您,求您传给我。”
宇文湖笑着:“其他人会吗?”
她轻轻地,状似癫狂地反问:“他们需要的权力,是从您手里继承的吗?”
宇文湖走到了季渊身边,轻轻动唇:“是从您的夫君手里继承的,您的公爹手里继承的,真正会维护您的,只有我啊!!”
写这一段的时候编剧群里颇有争议,因为她们在讨论在那个时代,作为失败者的宇文湖会考虑这些吗?而且由于史料遗失得甚多,所以她们也无法还原那个时候的人们思考到了什么水平。
但当时围读的孔莹提出了不同意见:“她为什么非得觉醒了才说出这句话呢?”
第二句是:“母女是天然的同盟,宇文湖未必是看穿了整个制度对于女性传承的剥夺之处,而只是想以此为借口,最后抨击母亲一次而已。”
没错,她并不是看透了,她只是怨恨母亲,嫉妒母亲,只是最后关头仍想要母亲把她当做继承人而已,她的怨恨导致她脱口而出她和哥哥争权的本质。
她并没有那么聪明,但在那个时代能够想到和同为皇帝的母亲、兄长夺权,她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了。
华导拍摄《太平纪事》的时候评价道,宇文湖,一个人格不健全的人,一个依恋又背叛母亲的女儿,一个封建制度的牺牲品,一个无法共情底层百姓的既得利益者。
她是复杂的。
可是这种人格的复杂性在最后得到了终极的升华,很多人认为宇文湖争权失败是因为在最后依然对母亲的政治势力感到恐惧,但其实不是。
她最后的质问恰恰说明了,宇文湖不仅是抗争皇权的传承,抗争母亲代表的政治势力,还是抗争整个社会对于她这样的人的倾轧。
是的,哪怕在皇朝古代,你已经贵为公主,也很难不沦为权力的机器,沦为这样歌颂太平盛世的傀儡。你以为你是锦衣华服堆起来的锦绣,其实你只是皇权倾轧下的一抔泥土。
很现实。因为只有失败者会反思,而成功者会踏着尸骨一路往上,到最后仍以为是制度赋予了自己权力,没有意识到成功者万中无一。
宇文湖喊:“我可怜你!”
她什么都不怕。
所以最后她敢在她母亲面前自刎而死,她敢用自己的死亡给这个王朝抹上一层不详的阴影,她敢亲口和她母亲说,百年之后,只有我会为你歌功颂德!
因为,我们才是天然一派的。
宇文湖下线了,《太平纪事》后面还有小部分剧情是皇朝收尾的,讲述两代皇权中的平稳过渡,但已经有很多观众哭着说要弃剧了:
【QAQ看得我难受死了,中间部分看得我牙痒痒,看到后面还是可惜宇文湖就这么死了】
【她说得没错,她确实是最像女皇的,站在她的角度也确实有点理解不了为什么她想拉拢母亲,但失败了】
【宇文湖的政治人格是不成熟的,她最大的错误在于把母亲天然当成和自己一派,但忽略了历史上皇帝杀太子,废太子也是常有的事,这不是她的错,而是权力导致家庭关系的必然畸形,可是宇文湖并没有经过几千年权谋文化的熏陶,她的教育来自于她的女官,而窦长昭是一个典型的大家闺秀,即使后来深入权谋也改变不了她性格秉性里的宗族底色……所以说这个角色改编得真的特别精彩,把女皇想过培养宇文湖,但完全没培养好的点完美表现出来了】
【认可没培养好这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