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感慨祝老师脾气真的好,他们的器材没封严实冻坏了一箱,连累老师在这等了两个小时,祝老师倒是很温和,而且心情好像很好。
明明今天是大年夜啊。
工作人员结束工作的时候收到了剧组的大红包,祝郢也收了,不过他回去的路上顺手投递进了寺庙外面的功德箱里,犹豫一下,投递前还是写了自己的名字。
宁宵。
希望我来年平安喜乐。
祝郢放完就离开了,完全没发现飘渺的雪花下,他拿着笔,顿了顿,低头认真写一个人名字的模样被大年夜蹲守夜景的摄影老炮给拍下。
这位发烧友本来是打算拍雪景的,拍完发现很远的地方有人入画,“嘿”了一声,想删了算了,但是又觉得莫名很有意境。
大雪,除夕,寺庙,憧憬,留字。
他低头写字的样子像是灵魂都徐徐向神佛遥拜的信徒,其实看他的装束就知道他应该不是特地来祭拜的信佛者,可是光是在这么冷的天气里这个驻足停留的行为就已经足够虔诚。
祝郢心想,就算给自己也留一份功德了。
大年初五《梨园雪》正式播出,定档电视剧频道声势浩大,但也只是在圈子里声势浩大,大部分作为看剧主力的年轻人,老年人,还有在房间里跑来跑去的孩子只是顺手看了眼在播的电视剧。
然后就被迷住了。
《梨园雪》的节奏很快,说是稍微有些突破大众认知的,梨园传承的戏,但梨园的角儿也和大家生活在一起,梨园的班子也是人组成,所以同样有人情冷暖,也有众生百态。
这份熟悉和梨园的陌生规矩杂糅在一起,给人一种又新奇,又接地气的感觉,年纪比较大的观众一看这部戏没有胡诌,就上头了。
年轻人因为对制作好的剧敏感,也跟着多看了几眼,但终究是年代过远,对梨园太陌生,看到梨园的戏一出来,就低头玩手机。
直到接轨角色陆钦的出现。
陆钦说起来是个普通人。但他本身成绩好,稳重,懂得协调继母与父亲,还有几个不亲的弟弟妹妹之间的关系,所以他这个人的性格魅力很早就体现。
当他与女主的戏份,也就是这个寥落年代仍然被作为未来的角儿培养起来的玉玲珑交融时,这部戏便一下子有了那种确切发生的落地感。
年轻人看到两个人并肩走在小巷里,冰凉的月光被分割成一截一截的,然后楼上有人在唠家常,也有人窸窸窣窣在吵架,突然还有一串鞭炮,突然放下手机:“诶?这段我好像在书上看到过。”
那种万籁俱寂一片苍凉但还有众生烟火,娓娓道来的感觉。
中年人也面露怀念。这未必是他们的故事,可是故事里氤氲着的气息是和他们的年代是一样的。
那个时候人情还没有那么冷漠。
“两个人这样回家被爸妈看到是要说的嘞。”
年轻人也感兴趣了,一边看一边在网上找评论:“张岭拍的啊?怪不得这么有感觉,这两个人就算是素颜也确实好看。”
重要的是不出戏。不是网上说他们绝对不知道祝郢是补拍,还是只和几个重要角色补拍。
《梨园雪》第一集 收视超出预期,突破了频道近两年的收视纪录,这部剧的相关人员自然够兴奋,但更多的人把目光转向剧里露脸的几个年轻人。
这几个年轻演员得到大导和市场的认可,怕是可以上一个台阶了。
祝郢还没有得到这个台阶,某张摄影照片的消息却突然把他再次带到了公众视野面前。
现代注重隐私,祝郢这张照片由于是在很远处拍的,人几乎模糊成了一个影子,只是那种感觉很抓人,所以摄影师就算想找人,蹲守三天没有找到也只能作罢。
后来照片被迅速选上……他在参展说明里还写上如果有问题可以联系他,可是直到有粉丝发现这个侧影很像祝老师,也没有人知道,这镜头里面的人是个明星。
粉丝也很难以置信:
【这是祝老师?】
【真叠上了?】
【这个体态还有侧脸,必是祝老师无疑了,《程樾传》里谢听风就算是体弱也是体态最好的好吗?】
【看照片信息,除夕雪夜,寺庙前,祝老师这是去许愿还是还愿了?】
【家人们,发现一个很假的糖,你们分析分析够不够真,如果是写自己的名字,根本不用有这个停顿动作,可如果是想写其他人的名字,而且因为这个名字带出一些别的心绪……这张照片里虔诚祝愿的感觉不就更好磕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