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时不时听说的消息便让桑未对这东西相当了解。
毕竟这是个使用人数颇多、使用方式公开、功能还简单的东西。
而且虽然异能者和普通人的居住区域有差别,一般也不同队,但到底生活在同一个基地内,共用着很多基础设施,遵守着大体相同的基地规章,所以彼此间的信息并没有很严重的隔离。
异能者腕表现在是一个主要集合了通讯、资料存储和数据监测的工具。
其中最基础、最重要、自第一代腕表出现起便有的功能是数据监测。
最开始时,腕表是用来测异能者是否有失控危险及是否还活着的。
一旦异能者即将失控,腕表就会发出警报音,提醒周围没能力应对的人赶紧远离、有能力或有责任制服失控异能者的人则赶紧做好战斗准备。
如果佩戴者死亡,腕表会发送一个信号给研究所。
初代版本的腕表很容易被失控的异能冲击得炸裂,当异能者死在基地外时,死亡信号也不能保证一定传回基地研究所。
后来腕表核心采用了特殊材料,哪怕异能者自爆,那核心也能记录下自爆过程,为后续研究保存下珍贵数据。
信号传送的稳定性同样每一代都在不断加强。
虽然至今依然不能保证在佩戴者死亡时立刻将所有信息都传送到位,但基本能保证不丢失信息,且二十四小时内传送成功。
从大约第三代腕表开始,其核心的存储空间有了余量,便能顺便装点体积不大的资料。
到第五六代左右,甚至能装入迷你单机小游戏。
也是从大约第五六代起,增加了仅限基地内使用的通讯功能。
在增加其他功能的同时,腕表的核心功能也在不断升级。
从最开始时不时出现“失控了却没警报”“异能稳定却发出警报”等错误,发展到了现在的“精准在失控能量影响外界前的十五秒左右发出警报”。
第19章 19 可炫耀的事情
由于丧尸对声音比较敏感,所以腕表的默认设置是:走出基地大门时自动切换到静音模式;踏进基地大门时自动切换到有声模式。
如果有需要,佩戴者也可以进行部分手动设置。
“部分”的意思是:
一,手动设置的优先级低于默认设置,默认设置不会被手动设置内容覆盖。
二,只允许在身处基地外时将静音模式改为有声模式,并可调整声音大小。
第一条的含义是:走出基地大门的那一刻,腕表肯定会切换至静音模式。
如果有人希望在基地外有提示音,那就需要每次走出基地大门一段距离后,都换一遍模式并调整音量。
这是为了防止有人前次出门时调大音量,下一次出门时本需要静音却忘了调,导致在危险时刻发出过大声响吸引过多丧尸。
第二条的含义是:身处基地内时,有声模式不可改为静音模式,也不能改音量大小。只能使用默认值。
这是因为基地内人口密集,一旦出现异能失控又无警报声很可能造成严重伤亡。
两条都是为了尽量提升安全率。
静音模式下,腕表的检测功能依然正常运行,如果检测到失控风险,会在屏幕上显出文字示警。
但佩戴腕表者能不能第一时间看到文字就不一定了。
很显然,在与丧尸战斗时,基本不可能有空去看腕表屏幕。
而激烈的战斗恰恰是导致异能失控的重要诱因之一。
此外,睡眠时可能是因为过于放松、没了理性约束,也经常突然发生失控。
而睡眠状态下显然也不可能去看文字提醒。
在基地外随时可能有丧尸靠近,很难有活人能睡熟,所以“进入深度睡眠致使失控”这种事,往往是发生在基地内。
这也是腕表在基地内绝不允许静音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刻,货架附近异能者多的理由很简单:
相比于普通人,异能者手上有更多物资,更能买下价格高的物品。
比如那袋一千克包装的大米,其保存完好度桑未看着跟易隽不小心红包发给他的那包不相上下。
这种保存度的食物,显然比发霉大米贵很多。
普通人即使想吃大米安抚一下被压缩饼干伤害的舌头,也会选择发霉大米。
——反正以他们现在的消化系统也很难吃死。
会买这种精装大米的,只能是比较有余钱的。
而相对来说,异能者有余钱的比例远大于普通人。
坐在货架旁边的卖家开口:
“听说昨天回来了一个熬过感染期的人。”
“就是你吧?”
桑未点头。
卖家:
“成异能者了?”
桑未拿出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