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要知道, 在突变期初期,吞噬能是被称为丧尸能的。
因为很多很多抵抗吞噬能失败的生物都变成了无理智的行尸走肉。
且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
一旦理性被丧尸能彻底攻占,一旦晶核代替了大脑,剩下的躯体就只是被晶核操控的肉块了。
在那种情况下,官方将丧尸能更名为吞噬能,已经是极力控制负面情绪、极力用客观态度去面对这种新能量的成果。
进入异能时代成熟期后不改名,也是为了提醒后人铭记那段历史。
铭记吞噬能不是为了让人类拥有异能而出现的。
它本质是中性的。
当人类能适应它、利用它,它就是人类的助力。
反之,如果人类适应不了它,它便会吞噬人类、吞噬一切生物,让本星球从头演化出新一批能适应吞噬能的生物。
在生物进化的道路上,讨论善恶好坏并没有意义。
活下去,是这条道路上的唯一标准。
就是这么残酷。
也就是这么单纯。
二、吞噬能与异能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将“吞噬能”与“异能”这两个词混用。
比如“我拥有吞噬能”“我的吞噬能是飞行”。
严格说来,以上两句都是错误的表述。
吞噬能是一种能量。
异能是生物体使用吞噬能的形式。
这二者大致相当于光能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植物拥有光合作用的能力,但如果说成“植物拥有光能”就不太合适。
当然,由于本书并不探讨语文问题,于是可以接受二者的混用。
实际上,笔者本身在遣词造句时也并不能很完美地区分二者。
感觉上,它俩很多地方确实不好区分。
吞噬能自出现之初,对本星球的影响便是全方位的。
所有在吞噬能肆虐下延续下来的物种,都拥有了异能。
但我们可以看到,人类使用异能的方式是最特别的。
其他物种的异能完全取决于缘分。
其身体在吞噬能的诱导下最与哪种使用形式合拍,就生成哪种形态的异能。
比如猫的异能一般是超强的视力、跳跃力、说人话、不掉毛、或能潜水等。
一只猫的异能初出现时是什么样,其后续基本就只是在那个形态上增强,极大概率不会更换。
极小概率的情况,当猫遭遇重大变故,如遭受极为可怕的虐待,那么有可能发生异能更换,或出现双系异能等。
但这概率,一万只猫中未必能出一只。
而且本质上,这类更换或新增异能依然是碰运气,不受主观控制。
总之,正常情况下,如果一只猫最初被吞噬能诱导出的是超强的跳跃力,那么之后猫主人再怎么教,也不可能让它再具有说人话的异能。
但人类,只要仔细规划,便可以轻松同时具备多方向的异能。
因为人类使用异能不是听天命、靠本能。
而是依托于智慧。
三、给异能披上系统的壳子
生物的身体条件很大程度上受限于先天。
在成长的过程中,生物可以靠进食、锻炼等让自己的身体变强壮、变高大,但身高、体重都有上限,五官及手脚位置也基本固定。
可吞噬能、生物的异能,是有无限可能性的。
只要生物想象得出,只要生物持之以恒地朝想象的方向努力,那么生物的异能便可以让想象化为现实。
例如天生不会飞的生物想飞,该生物的异能便可能化为翅膀。
但直接让异能全部化为翅膀,就像部分天生不长翅膀的动物做的那样,太过粗糙,会浪费很多吞噬能,后续改变想法时更改异能形态也会极其吃力。
甚至根本无法更改。
所以,为了长远的发展,为了提升吞噬能的使用率,人类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智力优势,使用异能时做得比其他生物更精细、更迂回。
这种精细迂回的使用方式就是:构建一个中介,即异能使用辅助系统。
同样举例我们想飞。
我们先用异能构建出系统。
该系统中包含了商城、任务列表等。
再在该系统商城中上架飞行道具。
比如持续生效一分钟的翅膀。
然后给该道具设定兑换条件。
比如一百系统币。
接着在任务列表中设置任务内容、完成任务的奖励,以及任务失败的处罚。
例如:每按时吃饭一次,奖励一系统币。
连续按时吃饭十次,额外奖励二系统币。
没有按时吃饭,一次扣一系统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