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心里杂七杂八的想法,她开始聚精会神听他讲题。
邓建秋走到班上来盯晚自习,路过教室中间的窗户,习惯性往里看。扫见这一幕时,他脚步顿住探头仔细看了眼,再走到教室前面,却没第一时间说什么,只搬了角落的凳子坐在讲台上批改作业。
在他进来前,教室里就有人频频回头往苏宜宁那看,等他进来坐下,前排又有人往后张望。
这一切,被邓建秋尽收眼底,第一节晚自习下课铃响,他开口唤:“江承,你出来一下。”
原本充斥着窃窃私语的教室因他这话一静,几十双眼睛齐刷刷地投向三组后面,目送江承站起身出去。
课间走廊上有些学生,将人叫出去,邓建秋走到栏杆侧旁僻静处,温声询问:“怎么坐三组去了?”
“给苏宜宁讲题,她这次数学失分比较多。”
一句话说完,对上邓建秋越发疑惑的眼神,江承补充解释,“她是我妈妈老师的孙女,听说了我们分到一个班,我妈让我多照顾一些。”
“这样。”
听明白缘故,邓建秋将他打量几眼,见男生站姿挺拔面色端正,他低头思忖了几秒,问他:“那我将你和王堃调换一下?他和苏宜宁成绩不相上下,坐一起于对方都没什么裨益。”
相反,一二组的后排,尖子生扎着堆。
突如其来的安排让江承微怔,再回过神来,他点点头:“可以。我没什么问题。”
两个人再进去,第二节晚自习上课铃声正好响起。
教室里一众人在两人进教室时各归各位,齐刷刷坐好后,听见了邓建秋月考后调座位的安排。他如惯例让一二组交换地方,三四组交换地方,同时又按月考成绩,对一些学生做出单独调整。
其中就有江承。
邓建秋让他坐了王堃的位子,王堃坐去了张瑞先前的位子,张瑞则坐去郑舒好后面,占了江承先前那个位子。
第二节晚自习后,所有人抱着书本认领新座位,苏宜宁和江承,坐到了四组的倒数第三排。
高一晚自习上到九点,回家后仍有时间可以看会儿书,坐到新位子上后,苏宜宁将不用带回家的书本塞进桌洞,需要带回家的书本往书包里收拾。
夏思雨比她先收拾好,蹦跶到过道里等她,目光落在她里侧的江承身上,没忍住问了句:“江神,你和老班说什么呀?”
江承刚收拾好书包,闻言“嗯?”了一声。
夏思雨笑:“你和他出去再回来,他就让你和宁宁坐了。肯定是你和他说什么了呗。”
拎着书包站起身,江承淡声讲:“也没说什么。就说因为宜宁奶奶和我妈的关系,家里让我在学校多照顾她一些。”
教室里大部分学生还没走,听见这话,有人没忍住问:“江神你们家里什么关系呀。”
“苏宜宁她奶奶是江承妈妈的老师。”
走过来说了这一句,张瑞问夏思雨,“你们怎么回?”
“最近走路,怎么了?”
“没怎么,就一起走呗,反正都一个方向。”
师大附中有宿舍,但大部分学生选择走读,宿舍只用来睡午觉。苏宜宁早先和父母住初中部与小学部之间的教职工家属院,但在她小学毕业时,苏广平在省内书画圈名气大噪,两年后便在高中部附近的锦绣华府又买了电梯房,搬过来后,苏宜宁放学走路回家只需要十分钟。
夏思雨和父母仍住职工家属院,比她远一些,但走路也不过二十分钟。
江承他们几人所在的小区距离附小更近,但同高中部的距离比夏思雨又稍微远一些,不过走路回家也在半小时之内,这段时间天气好,他们一行四人每晚走回去,正好锻炼身体。
张瑞这么说之后,苏宜宁和夏思雨便同他们一起走了。
到学校门口,夏思雨问郑舒好:“你们还吃东西吗?”
郑舒好笑了笑:“我和江承一般不吃,他们俩倒经常加一顿。你们吃什么呀?”
夏思雨看了眼苏宜宁:“就……炸鸡柳臭豆腐煎饼果子关东煮这些随便吃,啊啊啊,一说就饿了。”
她们俩去临街小铺买炸鸡柳,张瑞和方易清也第一时间跟了过去,只剩下郑舒好和江承在路边。两个人个子都高,男俊女靓,随意地站在路灯下,也仿佛少女杂志内页情侣插画般美好。
站在炸鸡店门口,苏宜宁不经意地偏头看了眼,又很快将目光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