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山之前,这里是空的。开山之后,来山上上香的人也不多。不过有这一个大元宝,里面就是有不少钱。
隔天,闻青山来了一封信,说是麻城的姑姑家想来拜访云灵观,顺便看看梁俊泽。
“闻青山说他也来。”小丛看完信道。
“那好。”坨坨说,“好几个月没看见闻青山了。”
“他还说阿婵家的人想看看梁俊泽。”小丛又说,“梁俊泽不是今天要去县里吗?”
“那……”坨坨急着叫道,“咱们快去山下拦住他。”
兜明快步跑下山,可梁家门锁着呢。他挠挠头,问村里人打听梁家人去哪了。听说是去送梁俊泽,兜明又赶紧顺着路往外追。
坨坨和小丛跑得慢,他们追到梁家时,兜明早就没影了。
云善从铁蛋身上下来,拍了拍梁家大门。
“挂着锁呢。”坨坨说,“他家没人。”
“人呐?”云善问。
“应该去送梁俊泽了。”小丛推测。
他们传音去问兜明,果然是这样。大家便没急,兜明肯定能追上梁家人。
妖怪们顺着路往陈川他们家去,远远瞧见几个小孩在练武。
陈川和张槐一人手里拿着一根细竹竿,表情很是严肃。乌日善也在小孩堆里跟着练武功。
陈川家院子里又多盖了两间茅草屋,院子门口还竖了块石碑,上面写着:青川派。
“下山了?”陈川看见妖怪们很高兴,“得有一个多月没见了。”
“这儿以后就是青川派了?”坨坨指着院子门口的石碑问。
陈川点点头,“暂时是。”
“等少主长大一些,门里有了些人,我们再回去。”
云善和青芽儿两人跟着一起学,摆手、踢腿、出拳,这些动作,云善常练,比这些才练了一个冬天的孩子们做得好得多。
等孩子们练完了功,大家凑在一起,跑去了不远处的女子村玩。
许十三、许十四正在后面地里捡石头。等土地再松软些,再准备开田。
陆家村串门的人少了一大半,大院里只有陆家村的小姑娘们忙着绣帕子,没有来闲唠嗑的人。
“现在都忙呢。”红娘说,“过了个冬,陆家村的人都攒着劲,等着春天来,好开荒、种地。”
“上回东望村的里正还说了,给我们两个村子匀些菜种。叫我们有地了就有得种。”
说起东望村,女子村和陆家村的人都非常感激。
尤其是陆家村的人。他们在最开始到达这片土地时,东望村的村民们表现出了积极帮助他们的善意。
现在就等着开了春,他们便要像春天里的野草、野菜一样在这片土地扎下根。
陆家村的小姑娘们精神道,“等有了地,种了庄稼,俺们就不用挨饿了。”
“到时候俺们也吃白面馒头。”
说话间,她们手里的活也没停。只要肯干,那些好日子看得见,她们心中充满了希望。吃上白面馒头就是她们今年的目标。并且,一定会实现!
兜明快追到镇上才追到梁家人。梁周氏原本就十分舍不得梁俊泽走。
听兜明这麽一说,她赶紧笑道,“那就回去。”
一家人赶着牛车,又回了村里。
遇到村民问他们怎麽又回来了,梁周氏就说,“我舍不得老三,再留他住些日子。”
回来后,梁周氏在院子里前前后后转了一遍,叫上家里人一起收拾屋子。又问兜明,“厉家人什麽时候来?”
“他们已经到县里了。过个两三天就来。”兜明道。
梁周氏掸了掸身上的旧棉袄,局促道,“今年没做新棉袄,这棉袄旧得很。”
“娘,旧棉袄咱们洗得干干净净的,怕啥呀。”小菊在一旁笑着说。
“那也不是。”梁周氏说,“不显得我们有些寒酸麽。”
厉家在麻城是数一数二的人家,他们梁家只是东望村里的富户而已。两厢比较,是梁家高攀了人家厉家。
梁文忠含着短烟枪,背着手,好一会儿道,“寒酸什麽?咱们家就这样。”
“厉家知道咱家什麽样子,老二肯定都说了。他们就是相中咱家老三了。”
“你想得倒是开。”梁周氏笑笑,心里隐隐还是担心,总怕厉家瞧不上他们家。
兜明背靠着大树坐着晒太阳,并不参与梁家人的话题中。
没一会儿西觉他们就来了。大狗蛋、二狗蛋他们拉着云善、青芽儿说小话去了。
也不知道说了什麽,几个孩子挤到梁俊泽屋门口探头往里看。
“怎麽?”梁俊泽转回身看着一群小孩。
“婶婶要来了?”大狗蛋问。
“我不知道。”梁俊泽继续收拾东西,“你问坨坨去,看信里写没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