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掌门之江湖风云(418)

作者:纸扇长衫 阅读记录

“没。”小东说,“平平被他舅打哭了。”

“他舅打他干什麽?”小东奶奶问。

“平平骂他舅舅。”小东说。

小东奶奶看着平平说,“你别学你爹,总好骂人。你骂你舅舅怎麽能不挨打?”

第122章 听曲儿

云善玩累了,跑过来抱兜明的腿。兜明把他抱起来,云善问,“坨坨呐?”

“去小莲家了。”兜明和云善商量,“我们去找他们?”

云善点点头,趴在兜明肩膀上休息。

“少爷,少爷,走了。”阿古喊闻铭朗。

青芽儿跟在兜明身后问,“小莲是谁?”

“小莲是梁文忠的小女儿,小菊的妹妹。”兜明道。他顺着记忆里的路往小莲家去。

小莲家所在的巷子口围满了人,很是热闹。

青芽儿挤进人群里,看到中间空地上坐着一对父子。父亲弹着琵琶,十四五岁的儿子唱着民间小曲。

小曲讲了一个故事,一名女子抛绣球招亲,招来了个相貌平平,性子还有些憨的夫婿。女子不满意夫婿,不情不愿地穿了嫁衣拜堂成亲。

成亲以后,女子慢慢察觉出丈夫虽然憨,对他确实极好的。她心里的不满慢慢消散。两人携手走完了后半生。

少年歌声时而幽怨,时而欢欣。幽怨的时候叫人跟着一起想,这般好的女子配上这麽个憨儿真是可惜。调子欢喜时,大家又忍不住跟着雀跃起来,那女子知道丈夫的好了,打从心眼里高兴呢。

一曲唱完,少年停下来喝水。

弹琵琶的男人高声喊,“各位乡亲父老,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

男人拿了个小簸箕,顺着围观的人走了一圈。

花旗大方地撒了一大把铜钱。小莲和周勤俭也摸出三个铜板放进小簸箕里。

“人家这曲儿唱得可真有意思。”周勤俭说。

少年慢慢地喝了一碗水,面带微笑地看着他爹收来了满簸箕铜钱。

“再唱一个。”坨坨喊。

“唱不了了。”弹琵琶的爹道,“一天就唱两曲儿,唱多了嗓子要哑。”

兜明只赶了尾声,听了十来句,抱着云善挤到小丛边上问,“唱得什麽故事?”

小丛给兜明讲了一遍。

“明天上我家唱。”一个肥胖的中年男子道,“请你们去唱,二两银子一天!”

闻青山紧跟着道,“后天我包,一样二两银子。”

坨坨激动地拉着闻青山的袖子,“这个好,这个好。叫他们去咱们云灵山唱。”这样小妖怪们也能跟着听听曲。

前头的中年人问了唱曲父子二人住的地方,说明天一早就来接人。

坨坨挤到中年男人身边笑着对唱曲父子说,“后天,出了镇子一直往东走,走到东望村梁家就能找到我们。”

看热闹的人群散去,妖怪们也离开镇子回去了。

坨坨一路上十分兴奋,时不时地哼两句。云善跟在他后面学,有模有样地唱,“当初绣球砸到他~”

兜明哼着结尾的几句,“一辈子恩爱守到老,来世再做夫妻续前缘~”

闻青山惊诧地看向兜明,“你嗓子不错,不比那人唱得差。”

“兜明唱歌好听。”小丛说,“他唱歌从不走调。”

回到东望村,妖怪们看到北边荒地上多了半人高的土墙。姑娘们个个脸上都是汗,脸边的头发湿成一绺一绺的。

红娘大声笑着问,“今天怎麽没赶驴回来?”

“街上没卖驴的。”兜明回。

莫娘笑着问云善,“你脑门上咋写字儿了?”

“王。”云善摸摸脑门,又扯扯自己的小背心,“我是小老虎王。”

莫娘被他逗笑,“云善这麽厉害啊。”

云善,“嗯!”他站在那把他今天打猎的事说给姑娘们听,还说他们打架赢了的事。

梁文忠蹲在一旁吸了口烟,悠闲地吐出来,笑道,“你也去打了?有没有没被人推得摔跟头?”这麽小点的人还去打架了?

“没啊。”云善说,“他们跑了。”

“没打就赢了?”梁俊永跟着笑。

云善有他自己的想法,完全忽略了当时跟在他们身后的兜明,“他们害怕。”

“就是。”青芽儿补充,“我们一到那他们就跑了。”

“人家怕你们什麽?”梁文忠又问。

“我们人多。”云善早琢磨过这事了。对方有多少人他没数,但是他们们有十三个人!

兜明嗤嗤笑起来。

闻铭朗迷茫地想了一下,那些大孩子在兜明说了一句话之后确实跑了。不是因为兜明?而是因为他们人多吗?

大人们歇息了一会儿,继续干活。

姑娘们打算盖一排十间屋子,再在院子西南边盖个小厨房。

张槐、陈川也在这干活。几十个姑娘再加上梁家人和妖怪们,干起活来快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