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晾衣架。”西觉说。
西觉做的晾衣架就是一个框子夹在马车边上。神奇的是这个晾衣架可以掰动。可以掰到马车顶上,也可以拉下来。不用的时候就可以掰到马车顶上,用的时候就拉下来晾衣服。当然也可以挂上衣服后再把架子推到马车顶上。
闻青山和小柳瞧见后,大呼厉害。两人试着推推拉拉了好多次,还是觉得很神奇。
兜明上树,把树上晾着的衣服拿下来挂到晾衣架上。
马车后面挂满了衣服,车顶上还晒着草。远远瞧着一点不像富贵人家的马车,多的全是生活气息。
路边大多数时候是没树的,走在太阳地很是晒人。
坨坨进马车里拿了顶蓝色小帽子出来,戴在云善脑袋上。那蓝色是很鲜亮的颜色,帽檐很大,下面还有白色的绳子可以挂在云善下巴上。
闻青山从未见过这样的帽子,新奇地看着云善。“云善,你热不热了?”
“热。”云善回道。他整个人晒在太阳下,还是觉得热。
好不容易瞧见一棵树,大家到树下歇脚。西觉、兜明和花旗忙着劈竹条,坨坨编斗笠。
下午太阳实在是太晒,他们便在树下多歇了一会儿。
妖怪们都会编斗笠。等太阳往下落的时候,每个人都戴了个斗笠在头上。
云善见别人都有斗笠戴,抓着小帽子往下拽,他不要帽子,也要斗笠。
西觉坐在马车上给他编了一个。云善高高兴兴地带着斗笠,骑着铁蛋跟在马车边走。
天色变暗的时候,妖怪们走到一处村庄外围。远远就能听见狗吠声。
他们停在河边,垒了竈台做饭吃。今天晚上吃面条。
太阳完全落山,月亮又升上来了。有月亮照着,天色蒙蒙地亮。
兜明带着云善去旁边小树林里捉知了猴。小柳知道这个,闻青山却不知道。听说油炸了好吃,闻青山和小柳跟着一起去林子里捉知了猴。
看着钢蛋抓了知了猴丢进木桶里,小柳奇道,“钢蛋和人似的,也晓得抓知了猴。”
“钢蛋在山上经常抓。”坨坨说,“它也喜欢吃知了猴。”
知道油炸过后的知了猴好吃,钢蛋现在已经不吃生的。抓到一个就丢进木桶里。
不一会儿,两个桶里就装满了知了猴。
兜明烧起锅。小丛把洗干净的知了猴下锅,很快就飘来香味。
钢蛋围在竈台边不肯走,兜明踢了它一脚,“别碍事。”
钢蛋这才跳开。
闻青山盘腿坐在草地上,捏着盘子里的知了猴往嘴里丢,美滋滋地说,“香,真香。”
他们正吃着东西,瞧见远处模模糊糊地走来些人影。
待人走近了,瞧见都是提着剑的人。
那些人闻到香味了,笑呵呵地问,“吃的什麽?”
“知了猴。”坨坨回答。
“能不能给我们也分些?”对面那人听到小孩子的声音,从怀里掏出了些铜板,“拿钱和你换。”
坨坨一听,端起小筐就爬起来了,开心地走过去,“换多少?”
那大汉探头往坨坨的小筐里看了一眼,“给你十文钱,这一小筐都给我。”
“我可有半筐知了猴呢。”坨坨立马道,“十文钱给你抓两把。”
旁边人起哄道,“小孩子也不好骗呢。”
大汉笑道,“抓两把就抓两把。”
大汉伸出手,坨坨也伸出手,接过钱给了旁边的云善,“云善你数数。”
“一,二,三……”云善一个一个地数着钱。
坨坨拿着筐给大汉抓了两把知了猴,问,“谁还要买?”
“九。”云善这时候数出数了。
大汉嚼着知了猴笑道,“小娃子,你数错了,再数一遍。”
云善听话地又数了一遍,还是九。
“两遍就不会错了。”坨坨说,“云善能数得清。你再给我一文。”
旁边有人伸手到大汉手里抓知了猴吃,还要取笑他,“葛东你咋数的?还没人小孩数得清呢?”
“我数的是十个啊。”葛东没在意,手油乎乎地伸进钱袋子里又摸了一文钱给坨坨。
后面的人都说要知了猴,坨坨卖了三个人,小筐里的知了猴就被人抓完了。他跑回来装,兜明护着盘子不让他装,“我还要吃呢。”
“你吃你再去捉。”坨坨说,“你现在就去捉。我还不够卖呢。”
“大黑天的,谁还会来买我们的知了猴?”
闻青山在一旁笑,“过这村就没这店了。”
那些大汉也笑。
兜明松开篮子,站起来踢了踢钢蛋,“去捉知了猴了。”
闻青山问那些大汉,“各位大哥,怎麽晚上行路?”
“白天实在是热。”葛东回,“走在路上像是要把人烤干。这片地方也不知道怎麽回事,树那样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