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凉的夜风从侧边吹来,她一袭红衣随之舞动,不由打了个寒颤,行云绕过船板坐在迎风的位置,脱下道袍裹在她身上,姚华音看他一眼,没有拒绝。
夜幕降下,圆月散发着柔和的光,河面亮如银镜,被风一吹,碎成星星点点。
行云抱膝坐着,是不是瞥向身边人,良久,试探着问:“我小时候听人说过,中秋夜把心愿写在木牌上,顺着河水飘走,心愿就能实现,姐姐要不要试试?”
姚华音看着河面低笑,声音轻柔,“胡说。”
她像是并不反感他的提议,行云舒了口气,侧过身面对着她。
“当年隋炀帝被困雁门关,便让人把诏书绑在木板上,抛入汾水之中,让它顺水漂流,才招来救兵前来救驾。怎说不能心想事成?”话一出口又觉得不大吉利,抿唇偷偷看她。
皎洁的月色下,树叶沙沙,水声潺潺,万物静逸而美好,姚华音对上他的目光,点了点头。
行云窃喜,忙拎起旁边破碎的船桨。
他从小随父亲出征,常常露营在外,这点小事自然难不倒他,麻利地从船桨上掰下两张木片,修整成四四方方的形状,再抠下两颗铁钉,放在河水里搓去锈迹,用衣角擦干净,送到姚华音手中。
柔白的月光倾洒下来,视线还算清晰,他羞于被姚华音看见,背对着她,在木片上工工整整地刻下:重修旧好,相守一生。
“好了,拿去放吧”,姚华音从身后伸手过来,行云回头接过,挪步到河边,拇指摸着她刻下的字迹,感觉不到写的什么,还是忍不住翻过来偷看一眼。
壮大韶阳,报仇雪恨。
行云有些失落,不确定她心里的仇恨是否还包括他,轻轻将木片放在水面上,松开手,坐回姚华音身边,看着两张木片顺流而去,消失在视线里。
梁越看出一时半刻还走不了,下令守兵们轮流就地歇息,玄衣铁卫跟着席地而坐,片刻不敢松懈。
行云侧过身,与姚华音背靠背坐着,“报仇雪恨”四个字始终在脑海里挥之不去,鬓边散落的头发被风吹着飘向身后,他感觉到头发像是被她握在手中轻柔地摆弄,嘴角弯着,心头的暖意驱散了身上的寒。
圆月渐渐升至半空,姚华音眼皮沉得抬不起来,身子微微晃了一下,行云回身揽住她的肩膀,没见她拒绝,小心翼翼地把她带入怀中。
姚华音微睁开眼又闭上,把脸埋在他胸前。
这些天她日夜让行云陪在身边,避免他将行军图泄露出去,不得不承认的是,她已经有点舍不得离开他,毕竟从小到大,她生命里为数不多的美好时光都是与他共度的。
可惜心一旦被伤害,便永远无法像之前一样敞开,她告诫自己回城后不许贪恋他身上的温度,只可放纵这一回,双手环在他腰上,沉沉睡去。
行云低头抱紧她,眼眶泛起湿热,想让时间就此停留。
须臾,他抱着她盘膝坐好,背对着守卫念起清心咒,压抑了许久的心事也终于放下,打算等他从王盘岭回来,便亲口向她承认身份,把这些年的经历全部说给她听,再郑重道歉,她一定会原谅他的。
第43章 破绽 鱼面骨上的字迹
季震派出部将,与寿谦的部下一起带着两千马兵南下,十天后顺利抵达小许。
王闯早已经接到季震的授意,提前一天便与韩露从炎城的辖县赶来,撤去城门楼上的韶阳旗帜,只留盛字大旗,拉起欢迎盛军的横幅,指挥一众锣鼓手,从盛军进入视线就开始狂敲,一副不把城楼掀翻誓不罢休的架势。
深秋的大风天,锣鼓手累的汗流浃背,王闯回头望一眼城下,见盛军已经近在眼前,膝盖弯下,两个掌心拼命上下煽动,给锣鼓手们鼓劲儿,韩露捂紧耳朵,感觉五脏六腑都跟着颤抖。
顾去病板着脸站在城楼边上,面色铁青。
他奉了姚华音之命驻守小许,城内的韶阳军不愿听他调遣,大事小情都赶去辖县请示王闯,令他举步维艰,又担不起丢了小许的责任,不敢撒手不管,再说他因为小许一战惹恼了寿雍,即便盛军入城,以后的处境依然堪忧。
张勇鄙视顾去病优柔寡断,恨被他拖累,可惜两人已经是同一根绳上的蚂蚱,不得不一致对外,怒瞪着王闯,拳头重重砸在城墙上,关节上晕开血迹。
盛军抵达城下,王闯下令锣鼓声不要停,先顾去病一步出城相迎,表面功夫做足,与寿谦的部下称兄道弟,贴在耳边高喊着幸会、辛苦。
顾去病是尊姚华音之命驻守小许,在盛军的心中与叛将无异,寿谦的部下与他寒暄了几句,便跟随王闯将两千兵马迎入城中,安顿到营房。